在镇海郑氏十七房的髹漆金缮艺术馆,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轻柔地洒在案几上。案几一侧,排列着形态各异的漆罐,有的泛着黝黑的光泽,有的晕染着朱砂红,罐身上的纹理,似藏着岁月的密码。
潘垒系着棕褐色围裙,正专注地捧着一只破碎的青瓷碗。他手持纤细的漆笔,蘸取天然大漆,小心翼翼地填补瓷片间的缝隙,那抹流动的漆色,似要将岁月的裂痕重新缝合——这是潘垒与髹漆金缮相伴的日常,也是他用匠心赋予残缺器物新生的奇妙旅程。
1
跨界逐漆:从平面设计转向漆艺
潘垒与漆艺的缘分,始于山东大学的漆画课。他本在平面设计专业深耕,却因一幅漆画作品一鸣惊人拿下省级金奖,意外叩开了漆艺世界的大门。“看到大漆在器物上晕染出温润光泽,那种古朴与灵动的交融,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回忆往昔,潘垒依然激动。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却在日韩发展得更加兴盛。大学毕业后,潘垒便踏上赴韩国留学之路,从平面设计跨界到漆艺专业。
在韩国求学的日夜,他沉浸于漆艺的“慢时光”:一个小小的杯子,一双细长的筷子,都得历经两三个月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急躁。大件作品,更是要耗费数年光阴,如同一场与时光的漫长对谈。
“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有好作品出炉。”为准备博士毕业展,他曾通宵达旦,沉浸于漆艺的形态、图示、材料与工艺中,最终潘垒从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毕业,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漆艺专业博士之一。
2
宁波溯源:漆艺故里的传承新篇
在潘垒看来,宁波是国内乃至世界漆艺的重要发源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佐证中国漆艺传承七千年;井头山遗址发现的两件漆木器,更是将中国漆艺使用史推进到八千多年前。”每当向人提及宁波与漆艺的渊源,潘垒眼中总会闪光,话语里满是自豪。
也正是这份厚重的历史底蕴,成了潘垒选择在宁波创业的关键。入选宁波相关人才计划后,他创立宁波博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带着“填补宁波漆艺产业空白”的使命,一头扎进传统漆艺的现代传承浪潮里。
“漆艺虽是传统手艺,也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迸发蓬勃活力。”潘垒团队不断探索“科技+漆艺”的融合,先后拿下40多项专利,从自动化喷漆设备到创新工艺,用科技为传统漆艺插上腾飞的翅膀。
潘垒团队的作品更是屡屡惊艳:“大漆快客杯——故里人家”从全国8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宋韵大漆茶具系列”在2023年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中,夺得宁波唯一金奖;与企业合作的“漆彩系列”茶叶罐,在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捧回金奖。多年来,潘垒与团队的漆艺作品获得的国家级、省级奖项超过30项。
3
金缮修心:残缺器物的“重生哲学”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潘垒经常吟诵这句诗,在他眼中,金缮修复的不仅是器物,更是对生命的哲思。
髹漆金缮,以天然大漆为黏合剂,像给破碎器物接上温柔的“筋骨”,再敷金粉、贴金箔装饰,让残缺成为独特的美学符号。修复时,从清理、拼接、补缺,到补漆、装饰、罩光,每一步都考验耐心与审美。“让残破不堪的器物再次拥有完整形态并被赋予新的美感,正是‘髹漆金缮’技艺的神奇之处。”潘垒说。
在他的修复台上,曾有一只破碎的祖传瓷碗,经他之手,金色线条如脉络般游走于瓷片间,碗重生为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珍品。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也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到金缮技艺,理解了残缺亦可成为美。
“每个器物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人使用,难免磕磕碰碰,就好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遇到坎坷。髹漆金缮代表一种态度: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潘垒说,修物的过程,亦是修心的旅程,让他在浮躁的世界里,守住内心的宁静与执着。
4
传承接力:让漆艺“活”在当下
潘垒深知,漆艺传承不能困在工作室的一方天地,需要“烟火气”的滋养。他把工作室变成“非遗课堂”,每年在宁波各地开设免费公开课,还成为镇海区4所学校的非遗实践基地。
“这是天然大漆,我烧的地方只有一点烟灰。如果是化学漆,时间这么久已经烧着了……”潘垒现场演示科普天然漆和化学漆的区别,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尝试涂刷大漆,看着色彩在器物上慢慢晕开,传承的种子,已在他们心底悄然埋下。
他还举办了20多期髹漆金缮技艺研修班,超百人获职业技能证书,有的学员还以此开启新事业。王妍妍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大漆创作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传承的火种,在学员们手中接续传递。
为让漆艺更贴近生活,潘垒还别出心裁,将漆艺与浙江龙泉青瓷、福建建盏、河南汝窑等非遗结合,让传统工艺碰撞出别样火花,诞生出一件件兼具多重非遗魅力的作品。潘垒团队开发的国潮文创产品,从漆艺手串、书签,到家居摆件,累计销售额超5000万元,让漆艺真正“活”在现代人的衣食住行里,成为时尚与传统交融的符号。
从赴韩国求学的逐梦人,到宁波漆艺传承的“燃灯者”,潘垒用二十载光阴,诠释着阿拉手艺人的坚守与担当。在他的工作室里,那一件件经金缮重生的器物,静静陈列,似在诉说:残缺亦可成美,传统能绽新颜。而潘垒的漆艺振兴梦,正随着大漆的温润光泽,在宁波这片古老的漆艺故土上,缓缓铺展、熠熠生辉,如同他修复的器物上,那一道道金色纹路,虽历经岁月,却愈发璀璨。
记者 张贻富 见习记者 徐嘉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