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电梯门在5楼平稳打开,家住清泉花园小区、62岁的胡女士,接过外卖员递来的热腾腾汤面,笑容满面:“以前爬5层楼,提点重东西就发怵,现在外卖直接送到家门口,大件家具也敢买了!”
8月13日,记者从镇海区建设交通局获悉,镇海清泉花园小区目前已完成12台平层入户电梯加装,2台错层入户电梯正在施工。这样的加梯数量,不仅在镇海区最多,也是全市平层入户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小区。
1
这个混合型小区
为何能完成这么多电梯加装?
走进清泉花园,一台台加装电梯,点缀着这个建成近20年的老小区,崭新的电梯连廊与老楼融为一体。胡女士家住5楼,只见她轻按按键,电梯安静上行。“你看,多稳当!再不用呼哧带喘地爬楼梯了。”她的话语里透着轻松。这个拥有82幢住宅、1780户居民的混合型小区,加梯主力是46幢无电梯的多层住宅。2018年,这里装起了镇海区首批3台加装电梯,如今已是该区加梯数量最多的小区。
为何在清泉花园小区,能加装这么多的平层入户电梯?在该小区加装了9台平层入户电梯的一家电梯公司的副总经理胡克培道出了原因:“清泉花园小区多层住宅,房屋设计比较有特色,入户门的设计就在楼梯休息平台两侧,只要拆除楼梯休息平台的窗户、部分墙体后,就可以安装加梯连廊,轻松实现平层入户。46个单元中,不少楼道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具有加装平层入户电梯的结构优势。”
“电梯加装后,高层住户、老年居民出行不再受楼梯限制,生活幸福感显著增强,邻里间因参与加装电梯协商,交流互动增多,社区氛围更加融洽!”镇海区兴庄路社区党委书记汤锦晟这样告诉记者。
2
“低层住户受益少”难题
被智慧与邻里情悄然化解
加装电梯,低层住户受益相对少,噪音、采光等顾虑常成“拦路虎”。但在清泉花园,这个难题被智慧与邻里情悄然化解。
57号楼的胡女士,曾一度以为自己楼道难以完成加装。“我们楼道高低层需求不一,有的住户觉得暂时还用不上。”作为热心居民代表,她参与了协调。“咋办?我们想了个‘柔性’法子:电梯连廊照样建,钥匙暂时不给这部分住户,他们该出的钱,由其他迫切需要的邻居先分摊垫上。”胡女士回忆道,“让人高兴的是,电梯真装好了,看着邻居们上下楼轻松了,特别是看到楼上行动不便的老人能自由出门了,原先犹豫的住户主动找到我们,补上了费用,高高兴兴地领了钥匙!”她强调,“关键是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理解彼此的需求。”
对于低层住户担心的噪音问题,家住3楼的陈女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所在的楼道在今年6月份刚使用上全新的平层入户加装电梯。“以前没电梯,一个单元十来户、几十口人,上下楼脚步声、说话声都得从一楼过,特别是早晚高峰,带着年幼的孩子去上学,吵得很。”陈女士指着安静的楼道说,“现在好了,装了电梯,大家直接从地下层进电梯回家,一楼反而清静多了!电梯运行声音很轻微,比人走楼梯的动静小多了。”她的话,道出了不少低层住户的真实感受。
电梯装上了,如何管长远?清泉花园的居民们琢磨出了自治妙招。胡女士所在的单元,取消了初期的刷卡限制。“方便自己,也方便客人、保洁和送快递的,电梯本就是服务大家的嘛!”而在陈女士的楼道,电梯卫生成了“值日生”任务——居民们自发排班,每周每户轮值一天,共同维护这个“新成员”的洁净。“自己的电梯,自己爱护,大家参与感都很强。”陈阿姨说。
3
探索“保险+服务”模式
消除居民对后续维保的担忧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梯加装,对于这些加装电梯未来的维保问题,镇海区建设交通局正在探索“保险+服务”模式,引入专业保险保障,消除居民对后续维修费用的担忧。
镇海区建设交通局房地产管理中心主任徐鹏介绍说,在推进过程中,区里积极回应居民对安全、噪音、采光的疑虑,“一方面做好沟通解释,同时根据需要,协调专业部门出具检测报告,用事实说话。”对于加梯中棘手的管线迁移费用,区里也主动对接相关单位,尽力协调减免,“能省一点是一点,减轻居民负担。”
正是这样的合力,镇海区今年建成交付8台加装电梯,3台电梯在建,成为全市首个完成市级加梯民生实事目标的区(县、市),让老小区焕发出便捷、安静、和谐的新活力。
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金勤剑 霍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