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金位
“桐籽花开,洗浴买棺材;桐籽花谢,洗浴洗到夜。”这是故乡的一句童谣,始于什么年代无从稽考。意为:桐籽花开时乍暖还寒,河底水还很凉,这时下河去游泳玩水容易抽脚筋,很危险;而到了桐籽花谢时,暑气逼人,可以整天去水里玩啦。
我的故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前有一条富春江支流,叫渌渚江,宽六七十米,最深处十米长的撑船篙撑不到底。无风无雨的日子,渌渚江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江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清风徐来,波光粼粼,仿佛日照龙麟。对面有座山,半腰有一广约数丈的平整巨石。据传三国时,周瑜曾在此检阅水师,此巨石遂名“将台”,而山亦随之而称“将台山”。
暑期炎热的午后,孩子们光着屁股,成群结队跳进渌渚江,争先恐后地游向彼岸。游泳是一项很消耗体力的运动,渌渚江江面并不宽,但一口气游到对岸亦非易事。体力不够怎么办呢?我们就不断地变换泳姿,让过劳的肌肉得到放松……
江对岸的港东村,有一片软沓沓、坦荡如砥的沙滩,再过去,将台山山麓是大片一人头高的绿得发黑的桑树,还有成片的绿叶下铺着麦草的西瓜地。午后,管西瓜的人在草棚里睡午觉,我们就像《渡江侦察记》里的侦察兵一样偷西瓜。偷到了,就躲在桑树下大快朵颐。稍作休息再游回来,等上岸穿衣,已是精疲力竭了。这样一个暑假下来,人晒得像泥鳅一样黑,胳膊变得粗壮有力。
村南有条不知名的小溪,长年不断水。溪水里有大量的野生溪鱼,捕鱼方法有两种,用鱼丝网拦截或用竹帘兜住。择一水流湍急的溪滩,顺着溪流,用大小不一的溪石垒成“八”字型围坝,缺口处以底部两根平行木棍为支撑,前低后高,前宽后窄,平铺细竹编成的帘子。哗哗的溪水冲过来,鱼儿也顺着溪水闯到了帘子上,再也回不去了。
多年以后,我在清代文人的《随园诗话》中得知,故乡这种“帘子”就是“鱼梁”:“离墨山前路,千林望郁苍。人烟聚茶市,沙鸟绕鱼梁。白雨江声急,孤舟水气凉。今宵高枕梦,不减在潇湘。”
长夏时节,气温高,降雨少,溪水渐浅,思渊心切的鱼儿顺溪而下,孩子们精心布置的帘子就成了它们的落难之地。为了防止有人偷鱼,有时晚上也得去管一下帘子。晴朗的晚上,天上星汉灿烂,地上虫声唧唧。孩子们躺在草席上,身上盖以蓑衣,以防着凉。睡意朦胧中,忽然听到“轰隆”一声,那是天大的喜事……打开手电筒一照,果见一条大鱼(鲤鱼、鲫鱼、草鱼、乌鱼等)无奈地在帘子上蹦跳。于是,孩子们七手八脚将鱼逮住,放养到溪滩边的小鱼池内,等候明天发落。有时,帘子上也会卧着一条令人厌恶的水蛇,便用芦苇棒挑起,甩得很远很远。
有一年暑假,我和弟弟后半夜起来,趁着月色去看帘子上有无收获。一刻钟后,我们来到溪滩,趟水走近一看,居然躺着一条散发金色光芒的大鲤鱼,弟弟很兴奋,眸子里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回家一秤,这鱼竟然有两斤多重,这可是真正的野生大鲤鱼啊!
人事无常,匆匆数十载转眼即逝。弟弟因突发事故离开我已经27年,而那年暑期捕鱼的旧事,仍历历如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