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
前些日子参加单位退休支部组织的山区采风,路上大家说起三峡,说起神女峰,问我是不是去过。我说去过,但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记得那次是去湖北文联参加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东道主安排大家去长江三峡。既然去三峡,便很想看看高高在上的巫山神女。虽然我知道那不过是一个近似人形的山峰,但想想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人翘首仰望、深情注视,即使是坚硬冰冷的岩石,大概也平添了几份温馨和灵气。
我们是从奉节(即过去的白帝城)坐船去江陵的,正巧应了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奉节至江陵地图上标明是350多公里,也就是700多里,李白说的“千里”大概是一个约数。现在这段路程坐船一天一夜还不够,我猜想那时的长江水流一定比现在湍急(听说造了葛洲坝水流缓慢了许多),所以李白乘坐没有机器动力的木船也能“一日还”。站在长江轮的甲板上看过去,两岸仍有些荒凉,但猿声是无论如何也听不到了。
我们是下午上船的,原以为天黑前能经过巫峡。没想这条有上下甲板的长江轮是客货混装船,中途装了两次货,竟耽搁至日落。大家颇觉扫兴,为自己与神女无缘而遗憾。然而老天帮忙,船过巫峡时月亮从云层中钻出来,给黑色的群山披上了银色的清辉。于是朦胧迷离中似乎另有一种意境,别有一番情趣。大家都挤在甲板上,翘首等待期望中的神女如期光临。
终于看到一个耸起的山峰,有点像人形,只是腰粗了些,不似妩媚的女子,更像威武的勇士。但我想,既然是山峰大概只能讲究神似,于是惊呼神女。顿时招来一大群脑袋。可马上有人指正,说这个不是。接着又看到一个更像人形的山峰,又惊呼,又遭否定。如是者三,气馁了不少,也谨慎了许多。尔后看到有酷似者,便在心里说,这个或许就是神女了吧?
这时有貌似老乘客的人慢吞吞地从舱里出来,笑我们说,还看什么,神女峰早过了。过了?那么神不知鬼不觉?是怕我们惊醒了这千古的闺梦?
江风挺大,我们正准备回舱里去。没想到上层甲板上一个似乎更有把握的人伸出头来说,神女峰还没到呢!于是大家的兴致又高了,继续站在船栏边指指点点,并把神女的称呼慷慨而自信地送给岸边众多的山峰。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巫山仿佛一时诞生了无数遥相呼应再也不会寂寞的神女。
然而神女越多,就越分不清真假,分不清哪个是名副其实,哪个是冒名顶替,何况现在不是阳光明媚的白天,而是月色朦胧的夜晚。终于只是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和山峰,哪个是神女只有各人自己选择、判断和确定。答案是明确的:巫山有一个神女。
在我第二次上甲板时,那里只留下一个姑娘。我记得我和同伴出来看神女的时候,她已站在那栏杆旁了。现在大家都回船舱了,她还站在那里默默地仰头看着。我看看岸边,整个巫峡都快过去了。
你是第一次来三峡?甲板上已没别的人,我知道她在问我。我点点头说是的。她说她也是,特地从北京赶来的。她问我,你看到神女了吗?这次我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她说她看到了,像极了,真的,很迷人很孤独的样子。我不忍心告诉她我听到的最新消息,是一个穿制服的船员说的。他说我们都搞错方向了,神女峰在船的另一边。我说,独自在山上站了那么多年,肯定是独孤寂寞的。同伴在舱里大叫,说下午的牌局尚未分出胜负。其实我此时对神女的兴趣远远超过打牌,但在不断的催促中,我只得向似乎对神女的话题也意犹未尽的她摇摇手说再见了。
我真的看到神女了吗?关于这个问题从三峡回来后一直缠绕着我。朋友问起,我说看到了。于是他们说,得赶紧找机会去一趟,说以后想看也看不到了。我不知道到时是不是真的看不到了,但我想只要那个美丽的传说还在,只要人们心中的那份柔情和对美好的向往还在,巫山神女就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