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10点,56岁的林阿姨正在田间忙活,右脚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她低头一看,两个针尖大小的伤口正渗着暗红色血液,受伤的地方很快肿得像个馒头。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宁波市中医院。该院蛇伤中心叶姝副主任中医师诊断为毒蛇咬伤,还合并了下肢皮肤感染和肿胀。好在及时注射了抗蝮蛇毒血清,搭配清热解毒的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3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林阿姨右脚肿胀逐渐消退,生命体征也恢复平稳。
叶姝提醒,每年台风天前后3天,蛇类活动都会变得异常频繁,蛇咬伤也随之高发,请市民做好一系列预防工作。
● 为何台风会影响蛇类活动?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台风会和蛇类活动关联在一起。叶姝表示,台风来临前,气压会急剧下降,空气湿度也大幅增加,蛇类对这种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原本栖息在低洼地带或洞穴中,为了躲避可能到来的洪水,会提前离开栖息地,四处寻找更安全的地方,这就使得它们与人类遭遇的机会增多。“台风过后,大量的降水让环境变得湿润,给蛇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条件。另一方面,积水退去后,许多蛇类的猎物如昆虫、蛙类等被迫暴露出来,蛇类为了觅食会更加活跃,活动范围也会扩大。”
她特别强调,台风过后的3天是蛇类活动最频繁的危险期。这段时间里,居民应尽量避免进入山林、田间等蛇类可能出没的区域,尤其是在蛇类本身就很活跃的夜间和清晨。
● 被咬伤后如何现场急救?
叶姝强调,如不幸被蛇咬伤,在专业医疗救援抵达前的现场急救措施至关重要,能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并减轻伤情。请牢记以下步骤:
别乱动 被蛇咬伤后,尽量保持冷静,切忌慌张奔跑,以免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毒素扩散;
固定绑扎 用绷带(最好是弹力绷带)在患肢进行绑扎,减缓蛇毒的扩散。同时用夹板或树枝对伤肢进行固定;
冲洗伤口 反复用清水冲洗伤口,以减少伤口残留的蛇毒;
认蛇 尽量记住蛇的外形特征,或用手机拍下毒蛇照片(但无需带蛇来院),以便医生判断致伤蛇种,精准用药;如果没看清蛇或者来不及拍照,也无须担心,专家会根据伤口的表现和系统血象指征,来综合判断大致是哪类的毒蛇咬伤。
快速送医 可以打120,或者用交通工具运送,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着,快速送医治疗。切忌自行奔跑快走,以防止加速血液循环。
叶姝介绍,抗蛇毒血清的注射时机与患者的预后效果有着密切且直接的关联。当蛇毒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扩散,通常约3小时即可循环至全身,可能对全身器官造成进行性损伤,而饮酒、剧烈运动等因素会加速这个时间。“因此,一旦发生蛇咬伤,应第一时间送至专业医疗机构注射抗蛇毒血清,最大限度降低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据了解,目前,宁波市中医院蛇伤中心常规储备的抗蛇毒血清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等,确保患者在到院后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治。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吴佳礼
台风季如何预防蛇咬伤?
对于台风季预防蛇咬伤,叶姝提出4点具体措施。
穿着防护 户外活动尽量穿长裤、高帮鞋,必要时佩戴手套;
主动预警 穿越草丛时手持木棍敲打地面,震动驱赶蛇类;
环境管理 清除住宅周边杂草杂物,减少蛇类藏身之处;
时段规避 避免在蛇类活跃的夜间或清晨独自进入山林。
此外,当小区内、家中发现蛇类时,切勿擅自捕捉,应联系专业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