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来自阿尔卑斯山麓的感谢信,让鄞州区邱隘镇明湖社区获得国际学术界关注。7月28日,瑞士巴塞尔大学人文与社会历史学院特意致信明湖社区,盛赞其在全球可持续转型研究中提供的“中国样本”价值。这份认可,源自明湖社区近年来探索的“党建引领+众筹微治”治理模式,更彰显了中国式社区实践的国际吸引力。
1
突破性发现
瑞士巴塞尔大学博士研究员叶性炜是一位专注中国可持续转型研究的学者,他将明湖社区作为核心案例,揭示出一个突破性发现:不同于传统理论中“自下而上”的变革路径,这里演绎的“政策引导+社区创新”协同模式,通过多元共治编织出一张韧性治理网络。
在叶性炜的学术观察中,明湖社区打破了“社区仅是政策执行末梢”的刻板印象。这个镶嵌在都市圈里的基层单元,通过制度嵌入与网络化治理,成为串联多层级治理的关键节点。这种“上下联动”的融合智慧,为破解全球社区治理困境提供了全新思路,其研究成果已成为理解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的重要学术参考。
2
制度创新
走进明湖社区,“全‘明’友好 一‘湖’百应”的温暖标语随处可见。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以“明XIN”系列项目矩阵为骨架,搭建起共建共享的生活共同体。
“明心说”协商议事会上,居民围坐畅谈,各抒己见;“明馨情”公益服务队的红马甲穿梭楼栋开展服务;“明星耀”舞蹈教室里,退休教师带着孩子们排练情景剧;“明新里”创客空间内,年轻人的创业计划正碰撞出新火花……这四幅生动图景,正是社区“说、帮、乐、创”四大服务体系的日常写照。
通过“党建引领+众筹微治”的制度创新,明湖社区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从上班族到新居民,不同群体的需求都能在“明心说”议事平台上被听见、在“明馨情”服务中被回应,最终凝聚成“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社区生态共同体。
3
中国答卷
如今,这个常住人口超万人的社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从“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从精细化分类治理到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明湖社区的每一步探索都在书写着基层治理的中国方案。
“我们从未想过,家门口的小事能登上国际学术舞台。”明湖社区党委书记乐国勤手持感谢信,难掩自豪地表示,“我们不仅要做治理创新的实践者,更要成为中国经验的传播者。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众筹微治’模式,让这份植根于本土土壤的治理智慧,在国际交流中绽放更多光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来自中国社区的独特答卷。”
记者 马佳威 通讯员 石海彤 徐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