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药品”),大家的第一印象通常是“质优价宜”。如何让这些惠民药品更加便捷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打通国家药品集采改革红利落地“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药品可及性与群众获得感,今年5月以来,宁波市医保局积极响应国家及省部署,扎实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简称“三进”)工作。截至今年7月22日,集采药品“三进”已覆盖1145家基层医疗机构、283家零售药店和9家民营医疗机构,其中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
“家门口买药,省时又省钱”
零售药店购集采药同样便捷
“太方便了!以前坐公交转地铁花1小时去大医院配降压药,现在走路十几分钟到社区卫生站就能配到。”7月22日一早,海曙区集士港镇的张阿姨(化姓)在白岳社区卫生服务站取药时惊喜地发现,她不仅在家门口配到了大医院的集采药,还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原先40多元一盒的降压药进入集采后,价格降到了20多元。得益于社区卫生站更高的医保报销比例,每盒药张阿姨仅需自付9元出头。
“集采药品‘三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受益最大。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以及慢性病用药供应更加充足,满足了老百姓就近购药和便捷享受医保报销的需求。”海曙区集士港镇白岳社区卫生服务站主治医师于春玲告诉记者,即使社区卫生服务站暂时没有的药,医护人员也能通过“云医院”协助患者购买。“虽然很多患者未必完全了解‘三进’的具体含义,但切实享受到便利和优惠后,大家对这个政策都赞不绝口。”
记者走访了位于海曙区车轿街的上药控股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店内一排货架中间,绿色的“医保惠民专柜”标识格外醒目,专柜上陈列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消炎、抗病毒等药品均贴有“集采药品专用”标志,零售价与集采价完全一致。
“以前需要专门跑医院才能买到的集采药,现在下楼就能买到,省了不少工夫。”正在买药的篑师傅连连称赞便利。
成效显著
覆盖面与可及性双提升
如今,宁波市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民营医院以及定点零售药店,就能轻松购买到多种国家集采药品。
“集采的核心是以量换价,目标是让改革成果惠及群众,体现在时间、空间和价格的可及性上。”宁波市医疗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三进’行动正是在国采、省采规则与配套政策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推动集采成果从城市医院向基层下沉,通过覆盖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弥补原有服务网络的不足,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据了解,“三进”工作落实以来成效逐步显现,不仅有效缓解了群众“买药贵、跑远路”的难题,更切实减轻了医药费用负担。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集采药品“三进”工作,推动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市民。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孙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