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沉迷手机背后问题更需要重视

三江热议

孙维国

“沉迷刷手机”这股风,已经从青少年群体刮进了老年群体。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眼科门诊了解到,这几年,因为刷手机导致眼疾发作的老年患者明显增多,青光眼、干眼症、黄斑变性等是常见眼病。眼科专家提醒,老年人并非完全不能看手机,而是看手机时要注意科学防护。

7月23日《宁波晚报》

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低头族”早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沉迷于打游戏、短视频,几乎“机不离手”,也因此引发眼病高发。

表面看,是视力问题“亮红灯”,深层看,则是老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虚、社交联系的缺失、日常生活的单一,让手机成为他们逃离孤独的“虚拟港湾”。要解决老年人沉迷手机的问题,不能仅靠劝说,更要看到“刷手机”背后的情感缺口与社会责任。

在很多人印象中,老年人“退休安享晚年”,有子女照料、生活安稳。然而现实是,随着城市化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变化,不少老年人处于“空巢”或“独居”状态,缺乏有效陪伴与精神寄托。在身体健康尚可、信息获取能力不弱的前提下,他们开始借助手机打发时间、缓解寂寞,这既是一种被动选择,也是一种主动寻找。

针对老年人“机不离手”的现象,不能简单地以“健康劝阻”了事,更不能以“管控思维”强行干预。要在理解背后的情感需求与精神焦虑基础上,给他们提供更丰富、更有温度的生活替代选项。

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子女应主动加强情感联结,多与父母聊天、出行、游戏等,共享有意义的亲情陪伴;社区是重要支撑点,要因地制宜组织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兴趣课程、志愿项目,拓宽现实社交半径,减少对虚拟娱乐的依赖。

此外,也应鼓励社会各界发挥专业力量。如医院、养老服务中心可定期开展“手机健康使用”科普讲座;老年大学等平台可开设“数字素养”课程,教会他们更健康、安全地使用手机。

随着“银发族”群体日益壮大,智能化服务无疑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但也应与适老化改造并行。手机界面设计、软件功能、系统提醒等,应更多考虑老年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视力特点。例如,手机厂商可推出“护眼模式”,设置合理使用提醒,提供专属“银发桌面”;视频平台可限制老年账号连续播放时间,引导形成良好使用习惯。

2025-07-24 三江热议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6358.html 1 3 老年人沉迷手机背后问题更需要重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