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辉 文/摄
留声机,也称电唱机,是一种原始放音装置。早期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是誉满全球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所发明。
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迷你留声机问世了,照片里网友用蔬菜、鲜花等做成了“迷你留声机”。原来是网友的一种创意发挥,但看着这台逼真的玩具留声机,我浮想联翩了,心中顿时涌现想拥有一台可以播放经典歌曲的留声机的念头,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上海殷实家庭的客厅里摆放的那种伸出个大喇叭的留声机,使客厅乐声流淌,增光添彩,我也会从此乐在其中的。
经家人商议,我们选中了一台国产全功能智能古典留声机。轻轻打开这台机子,缓缓流淌出来的经典旋律充满书房。聆听这旧时创作的音乐,感觉逝去的时光又回到了眼前!久而久之,聆听黑胶音乐就成了我的一种顶级精神享受,如同参加一场场的听觉盛宴。
我喜欢听过去的那些经典乐曲。比如中国民乐宝典、传唱百年的忠义之歌《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二十世纪初,乐曲作者看到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惨状,满怀激愤,写下这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歌曲,呼吁中华儿女坚守民族气节,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留声机传出的歌声把苏武出塞时的豪情壮志、受困北海的孤单凄情、百感交集演绎得淋漓尽致。
还有由我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作词、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聂耳作曲的故事片《桃李劫》插曲《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毕业歌》慷慨激昂,唤醒民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奔赴疆场掀起这抗日的巨浪。
世界名曲《二泉映月》,这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半生凄苦一世残,诉尽炎凉苦弄弦,如泣如诉,苍凉悲壮。一位英国的音乐家在听了阿炳的《二泉映月》后,激动地说:“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交响曲》!”这两首乐曲的主题,均与命运相关: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起奏,激昂的旋律如命运之神在急剧地敲门,《二泉映月》的引子,似一声长叹,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两位大师的生前,又都遭遇致命的伤残:前者耳聋,后者眼瞎。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时,流下了眼泪。他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阿炳的一生,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用他的生命,凝结成了不朽的作品……
从留声机里流淌出来的歌声宛如天籁,似涓涓细流,轻轻缓缓,流进听者的耳中,直灌人们的心田,也一定会唤醒你一段关于优雅与怀旧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