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了烧烫伤多发季节。烧烫伤危险无处不在,一杯热水、一碗热汤、一锅热油都可能在瞬间造成烧烫伤害。记者从宁波市第二医院烧伤科了解到,随着气温的升高,烧烫伤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
油锅一滑,左手瞬间被烫伤
钱师傅(化姓)今年51岁,向来厨艺了得,牢牢掌握着家里的“掌勺权”。做菜几十年,哪怕是像钱师傅这样的“高手”,也偶尔会遇到烫伤这样的厨房意外伤害。
一周前,钱师傅热好油锅准备爆炒时,油锅突然一滑,滚烫的热油直接浇到了他的手上。钻心的剧痛袭来,生活经验丰富的钱师傅马上打开水龙头进行冷水冲洗,冲洗将近半小时后,又到冷水中浸泡。做完这些烫伤急救措施后,他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到宁波市第二医院烧伤科门诊。
接诊的何祥辉主任医师仔细检查后发现,钱师傅左手受伤部位为浅二度烫伤,个别部位存在深二度烫伤。他说,钱师傅“教科书级”急救操作,将意外烫伤的伤害程度大幅减轻。“烧烫伤发生后,皮肤组织会持续受热损伤,高温会像接力棒一样不断向皮肤深层传递热量。半小时到2小时之内启动冷疗,就像按下高温传递暂停键,并快速带走热量,阻止热力继续破坏组织,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最多时
一天接诊40例烧烫伤患者
“相比秋冬季,烧伤科夏季接诊的烧烫伤患者确实更多。”何祥辉告诉记者,进入7月以来,烧烫伤患者数量也跟着多了起来,最多的一天接诊了40个。“夏季烧烫伤事件增多有几个原因:夏天衣衫单薄,皮肤外漏较多,一旦与热源接触,缺少衣物保护的皮肤也会更加容易被烧烫伤;气温太高,开水、热汤等不容易降温,会增加烫伤的几率和程度;另外,天气炎热,人的情绪更容易烦躁。”
他说,从近期接诊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由热水和厨房用火引发的意外。“烫伤多发生在手、腿脚部位;火烧伤多在手、面孔等易接触的部位。”烫伤主要有三个级别,分别是一度烫伤、二度烫伤、三度烫伤,级别越高越严重。就近期患者的烫伤程度而言,有一度烫伤的,更多的是二度以上的烫伤。
这些土方法千万不要用
在门急诊中,烧伤科医生遇到的最头疼的情况是患者自行用土方法处理伤口,不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也增加了治疗费用。“烧烫伤处理最常见的误区有几点,用盐抹、用牙膏涂、用酱油擦……这些方法非但没有什么治疗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感染,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何祥辉说,用土方法可能导致凝结粘连伤口,增加医生处理创面的难度,也可能因为颜色渗入组织而影响医生判断创面的深浅程度,耽误治疗。
何祥辉指出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式——首先要脱离烧烫伤环境,避免伤害的持续发展,然后立即按照“冲、脱、泡、盖、送”五字口诀进行处理。
具体的做法为——用清洁的、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30分钟左右,注意水流不必太急,水龙头不要直接对着伤口冲,要让水流从伤口上方自然下流,冲洗患处。小面积烧伤可以用毛巾包着冰块冰敷,以减轻疼痛,大面积烧伤不建议用冰块,因为可能产生低体温影响全身情况;用剪刀剪开衣物,不可直接剥脱,以免损伤皮肤。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尖锐的剪刀伤到皮肤或弄破水泡;如果烧烫伤面积较小,可继续用冷水持续浸泡烧烫伤部位10分钟~30分钟,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能进一步散发热量;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可保持伤口清洁、降低感染的概率,如果局部形成水泡,千万不要自己刺破,需要去正规的医院,在严格无菌消毒下处理;如果是严重烧烫伤,要尽快去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郑轲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