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扇, 一把乡愁扇

□吴大明 文/摄

麦秆扇,是我童年夏日最亲密的纳凉伙伴,轻轻一挥,便能送来徐徐凉风。那时家家户户多是白墙黛瓦的平房,没有电扇、空调,无论是骄阳似火的白天,还是闷热难眠的夜晚,麦秆扇都是我们昼夜不离的“消暑神器”。它不仅给身体送来凉风,也留下了一段段珍贵的夏日记忆……

麦秆扇可以说是极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是对麦秆的处理,须将精心挑选的麦秆浸泡在淘米水中,静静等待三四天,让淘米水滋养浸透每一根麦秆,之后用清水洗净,阴干。接着,进入编织扇面的环节,以6根麦秆起头,交错编织成宽约2厘米的扁带状“辫子”。编织时可巧妙添加细竹丝,以此增强扇面的硬度。然后是盘制扇面,把编织好的麦秆扁带层层叠加盘绕,最终形成直径约30厘米的圆形扇面,再用素白棉线将叠加处细细缝合,牢牢固定。还有缝制“邮帖”,圆形邮帖中间绣着“福”字,或花鸟、山水等精美图案,外围用彩色丝线贴边,将其缝制在扇面中心,都有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最后,固定扇柄,把竹扇柄削成两片,正面稍短,钻孔后漆成沉稳的黑色,夹紧在扇面下方,用素白棉线牢牢固定,柄端钻孔系上丝线穗饰。这样,一把精致的麦秆扇便大功告成了。

这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承载着独特的地方习俗。在我们江南乡间,孩子过年前结婚喝喜酒,新媳妇拜见长辈时,长辈会送上见面礼,到了次年端午节,女方则要用麦秆扇等礼品回礼,这麦秆扇便也被称作“端午扇”。这一来一往间,传递的是长辈的关爱与祝福,也是传统礼俗的延续。

而今漫步街头,麦秆扇早已被轻巧且风力强劲的手持小电扇取代,很难再觅踪影。当我在老屋的角落里突然看见那把布满尘埃的麦秆扇时,忽然懂得:麦秆扇,不仅是童年记忆与乡愁,更体现了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5-07-20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5444.html 1 3 麦秆扇, 一把乡愁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