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检查后,26岁女孩的甲状腺保住了! 这个科室严格把控手术指征赢得患者口碑

林寒冰(左二)团队在手术中(资料图片)

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是年轻患者。如何不放过一个恶性结节,又不轻易切下危险性不大的结节,考验着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力。奉化区人民医院在2022年7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合作后分设了甲乳外科,通过精准诊疗,帮助不少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患者消除顾虑、切除隐患,赢得了患者的口碑,也让越来越多患者安心留在“家门口”就医。

反复排查,医生为她精准“排雷”

“有医生说我这个结节要手术,真的很危险吗?不切会不会恶化?”一年多前,奉化区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负责人林寒冰主任医师的诊室里,来了一位愁容满面的女孩,才26岁,体检中发现右侧甲状腺上有一个0.8×0.6×0.6厘米的肿块。边界不清楚,外形不规则,诊断分级是4a级,首诊医生建议她立刻手术。

患者不想手术,但又害怕不切掉今后会恶化,心理压力很大,于是辗转找到了林主任。林主任一边安抚她,告诉她超九成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一边仔细查看病历资料,建议她再做一次B超检查。这次检查结果显示,结节良性的可能性更大。谨慎起见,林主任建议女孩做了一个细针穿刺检查。穿刺后的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这是一个二类的滤泡结节,是良性的。为了更保险,林主任又用穿刺细胞做了基因检测,再次验证了良性的判断,暂时不用手术,只需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听到这个结果,女孩一扫阴霾。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她的结节没有变化。

有些甲状腺结节的手术不用做,一些必须做的手术则要做得彻底。

一位35岁的女患者体检发现甲状腺右侧有一个2.4×1.6×1.5厘米的肿块,右颈部外侧也有一个超过1厘米的肿大淋巴结,经过穿刺检查,两处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必须马上手术。

这位患者辗转找到林主任做手术。林主任判断,患者右侧病灶比较大,左侧不排除被波及的可能。为了在手术前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情况,他建议患者再做一次全面的B超检查,果然发现患者左侧颈部也有一个肿大淋巴结。

此时如果再给患者做左侧淋巴结穿刺检查,可能会耽误几天时间,于是林主任选择在手术中对患者左侧肿大淋巴结做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果然,术中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左侧淋巴结也有转移病灶。林主任决定扩大手术范围,为患者做了甲状腺全切加颈部左右两侧淋巴结清扫。

“还好医生查得仔细,否则我还要来做一次手术!”出院时,这位患者对林主任连连感谢。

她鞠躬感谢“不用手术之恩”

46岁的朱女士在门诊向林主任深深鞠躬,感谢“不用手术之恩”。

一个月前,朱女士在外地医院体检,B超提示:右侧乳房有直径8毫米的结节,边界不清,BI-RADS 4a级,怀疑乳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为2%-10%,医生建议尽快手术。

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阅读B超报告后,林主任认为该B超报告的影像截图不太清楚,评级不够准确。马上联系B超科沈斌主任为朱女士复查B超,这次检查评估考虑是良性肿块。

朱女士仍不放心,林主任又为她安排了乳腺钼靶和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均考虑系乳腺良性肿块。林主任与患者详细交流了病情,建议她可以不用急着手术,先定期观察。朱女士又特地去上海大医院再次复查,验证了“家门口”医院的观点。

这次,她特地来门诊感谢:“医生,你给我看病真是又耐心又专业,让我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一切了之并不难,难的是尽可能为患者保留功能。”林主任感慨,这既要求医生专业素质过硬,能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实行精准诊疗,又要求医生设身处地为患者利益着想。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团队中发生。

记者 孙美星 王颖

通讯员 马碧幸

2025-07-17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4853.html 1 3 三次检查后,26岁女孩的甲状腺保住了! 这个科室严格把控手术指征赢得患者口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