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长看来,暑假是孩子学习上“弯道超车”的好时机。记者在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诊疗中心采访时了解到,父母的“弯道超车”计划往往被孩子抵触,结果事与愿违。
该院儿少心理科胡长舟主治医师认为,暑假在学习上盲目“超车”,很可能会导致“翻车”。尤其对本来就有学习困难和障碍的孩子来说,脚踏实地“搭脚手架”式学习往往更见效。
1
每天语数外三门功课轮番上
铭铭(化姓)是胡长舟医生的一位老患者。上小学前,铭铭就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主要症状是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障碍,社交技巧差,长期接受相关的康复训练。
铭铭下学期读四年级,在学校成绩处中游水平。家长希望,铭铭能利用暑假时间“弯道超车”,从中游跻身前列。于是,期末考一结束,就给他找好了辅导班。
铭铭的一天被排得满满当当——完成学校作业、完成“妈妈牌”作业、上兴趣课、提前学习下学期的内容,抽空还要参加康复训练……每天的学习安排比在学校上课时还要满得多,而且每天都是语数外这三门功课轮番上。
这引起了铭铭的不满——在奥数课上睡觉;作业潦草且错误百出;把口算纸折成纸飞机;不配合康复训练……由于铭铭沟通能力较差,他也很少就暑假安排和父母、老师进行语言沟通,而是用扔东西、发脾气等行为来宣泄不满。眼见情况不妙,父母带着铭铭来到了胡长舟的诊室。
2
不少孩子因假期安排状态变差
在详细问询后,胡长舟医生建议铭铭父母可以暂停高强度的暑假学习计划,让孩子可以彻底放松一些日子,等调整好状态,再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
“孩子的学习任务甚至不必和同龄人完全一致,比如学校作业也可以尝试适当减量或者给予更多的时间;单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可以从同龄人的半小时延长到40分钟,给孩子提供缓冲。”胡长舟介绍,近期门诊中,因为父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状态变差的例子不在少数。
她建议家长要有调整心理预期心理。比如,孤独症、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很难做到在学习等方面和同龄人同步。因此,家长不要设定过高目标,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设定合理的目标。对于患有学习技能障碍的孩子,一个重要理念是“就近发展区域”。也就是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巩固练习,等熟练后,再逐步挑战“踮踮脚”能够达到的任务。
3
“搭脚手架”式学习更见效
暑假要不要抢跑?“不建议‘抢跑’,建议先打基础。”胡长舟说,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假期的定位不应该是想着“超车”,而是在充分休养身心的同时,在学习上能查漏补缺,打好基础,逐步提升自己。
“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有障碍的孩子来说,提前学习新知识式的‘抢跑’作用不大,建议先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像搭脚手架一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向上。”胡长舟建议,父母在制定孩子假期学习计划时,应该和孩子充分协商,及时沟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张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