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宁波,蝉鸣裹着热浪涌入街巷。在鄞州区首南街道和顺社区和顺家园小区,红色马甲穿梭于楼栋间——这是宁波晚报“晚报来敲门”项目的志愿者,他们手中紧握的不仅是当日报纸,更是一份叩开心门的温暖约定。
77岁“新闻迷”遇见送报人
“施阿姨,今天的晚报来啦!”昨天上午9点,施华宝家的门铃响起。她放下遥控器,缓步走向门口,从送报志愿者张德荣手中接过当天的《宁波晚报》。
施华宝今年77岁,平时一人独居。作为社区里有名的“新闻迷”,国际形势、国内要闻、宁波本地动态,她都能娓娓道来:“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了,老百姓生活也越来越方便,你看宁波地铁8号线都开通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似消息灵通的老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其实相当有限。
“比起看电视,我更喜欢看报纸。以前想看报纸,得算好时间到老年活动室去,晚了就被别人借走了。”施华宝拿着新送来的报纸,“现在好了,每天的报纸都有人准时送到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真是送到我心坎上了!”
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今天,纸质报纸对这些老年人而言不仅是信息来源,更是一种可触摸的情感寄托。
今年4月,和顺社区首次加入“晚报来敲门”项目。目前,社区一共招募了4名热心志愿者作为送报人,为辖区10位像施华宝这样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送报上门服务。
送报成了爱的互动和接力
“小王,今天的报纸来了吗?”昨天一早,和顺社区送报群里,张德荣的问候第一个响起。
今年65岁的张德荣,是和顺社区“老伙伴”巡逻队的志愿者。每天在小区里边走边看,检查消防器材、发现楼道堆物、清理绿化带垃圾……
社区发布送报志愿者招募令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本来每天我就在小区里巡逻,送报纸也是顺手的事情。万一独居老人有什么意外情况,我也能马上通知社区。这样的好事我很乐意做!”他朴实的话语里透着真诚。
于是,每天早晨8点半,张德荣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办公室,取了10份《宁波晚报》便开始他的“送报之旅”。社区工作人员笑称:“张师傅都快变成我们的编外社工了!”
细心的张德荣在送报名单上标了备注,他解释说:“孔阿姨未来一个月不在家,报纸我先收着。徐师傅有时出门买菜,我就把报纸搁窗户旁。”
其实这份温暖,也正在悄然生长。7月12日,当张德荣一如往常送报时,施华宝拉住张德荣:“先别走,我早上刚买的桃子可新鲜呢!你尝尝!”
如今,志愿者的保温杯里常出现老人煮的绿豆汤,送报路上也多了分享水果的欢声笑语……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简单的送报变成了一场爱的互动和接力。
记者 王悦宁 通讯员 麻钧晢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