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毒,别惹我!”

宁波迎来高“蜂”期 野外活动须穿长袖、戴帽子,远离蜂群、蜂巢

飞行中的胡蜂。

四明山中人工放养的普通蜜蜂

最近,宁波有人因被马蜂蜇而导致昏迷休克,此事引发了市民的关注。其实,在每年的昆虫活跃时节,都有类似的野蜂伤人事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尽量避免此类事件呢?

记者本人有20年野外自然摄影经验,常年行走在宁波山野拍摄野生动植物。在此期间,自然也常会与野生蜂类“面对面”。宁波会蜇人的蜂,除了常见的蜜蜂(野蜂与人工养殖的蜂皆有),主要就是胡蜂科的野蜂。

马蜂也好,胡蜂也好,其实都是属于胡蜂科的昆虫,只不过它们分别属于马蜂亚科与胡蜂亚科。而在民间,普通人其实对它们是不进行细分的,而是统称为马蜂或胡蜂。它们的体色较为鲜艳醒目,常呈黄、红、棕、黑等颜色,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警告色”,意思是说:“我有毒,别惹我!”

普通的小蜜蜂虽然也会蜇人,但通常只是有些轻微疼痛而已,通常不会引起较大伤害。而胡蜂(包括马蜂)则不一样,其螫针注入人体的毒液的毒性较强,人一旦被蜇,除了很痛以外,有时还会导致昏迷;这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尤其危险,严重者甚至会有性命之忧。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野蜂伤人呢?

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野蜂并不会主动攻击人,它们蜇人是因为受到惊扰所致。其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当人过于靠近其巢穴时,更容易遭到野蜂的袭击。我们常以“捅了马蜂窝”来形容由于某种行为而引来大麻烦,其背后讲的就是野蜂为了护巢而产生的报复行为。

因此,为避免被野蜂蜇到,平时在外经过蜂类活动区域时,要注意观察附近是否有蜂巢,切记不要过于靠近,更不能在现场拿东西做出挥舞、拍打之类的动作,以免激怒蜂群,被它们“群起而攻之”。

另外,在野外尽量穿长袖,戴帽子;同时避免使用香味浓烈的化妆品、香水等,以免招来野蜂。

记者 张海华 文/摄

2025-07-11 宁波迎来高“蜂”期 野外活动须穿长袖、戴帽子,远离蜂群、蜂巢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3659.html 1 3 “我有毒,别惹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