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拉开序幕,备受瞩目的台风“丹娜丝”逼近,今明两天宁波有大到暴雨,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
最大可能明天下午到夜里
在浙江中南部至福建北部一带沿海登陆
昨日18时,根据气象部门监测,“丹娜丝”将以每小时15公里-20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将有所增强。目前预测显示,其最大可能于7月8日下午到夜里在浙江中南部至福建北部一带沿海登陆。
细察“丹娜丝”的移动轨迹,它并非典型的“直球型”台风直奔陆地,而是呈现独特的“蛇形走位”:先趋近台湾,再转向福建、浙江沿海。
浙江省气象台研判指出,“丹娜丝”在靠近过程中强度预计会略有减弱,但其带来的风雨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可能比最初预期的更为持久,不可掉以轻心。
风雨影响当前,安全防范是重中之重。
根据宁波市气象台昨日发布的十天预报,从7月7日开始,我市阵雨或雷雨天气将明显增多。其中,7月7日至8日受台风外围环流直接影响,全市将普遍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甚至可能遭遇大暴雨。
风力方面,今天下午到明天,沿海海面风力将显著增强至8级到10级,内陆地区风力也将达到6级至8级。市民朋友务必提高警惕,密切关注滚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各项防台准备。
风雨浇灭小暑的“热情”
不过,好消息也是有的。“丹娜丝”强势登场,副高“鸣金收兵”,从今天开始,我市最高气温将出现明显且持续的回落,一直到7月11日,我市最高气温都将在30℃左右徘徊。我们终于可以挣脱高温的“高压”,喘口气了。
因为“丹娜丝”的到来,同样在今天到达的小暑被“抢了风头”,不仅因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丹娜丝”上,还因为“丹娜丝”带来的风雨浇灭了小暑最有特色的“热情”。
所谓小暑,顾名思义,“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不过,大家真实感受到的小暑,丝毫没有“月初为小”的谦让,而更像俗话说的“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动辄是一股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诗人陆游曾这样描述小暑:“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热烘烘、汗津津、黏糊糊的感觉。
在小暑节气里,我们还将入伏。所谓入伏,就是指进入三伏天。在民间,视三伏天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20日,三伏天的天数为30天。
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民间还有小暑节气食黄鳝的习俗,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其中又以小暑前后的黄鳝最为滋补味美,故而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走上餐桌的还有刚长成的藕,还很嫩,最适合的就是掰下来、切成片,拿糖醋拌一拌,直接吃,清凉脆爽,消食解渴,散气生肌,有滋补功效,足以在餐桌上令人胃口大开。
记者 石承承 孙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