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韦力: 在甬访书三十年

韦力在讲座中。

天一阁为什么会出现在宁波?一个港口城市何以形成书楼云集的“月湖群落”?三十年前,在余姚寻访五桂楼,留下过怎样的印象?

昨日,著名藏书家、爱书人韦力做客NFCC时尚艺术图书馆,为读者带来“藏与读——藏书家与藏书楼”主题分享,并接受了记者采访。

范钦伟大在哪里?

1964年出生的韦力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籍收藏家之一,其私人藏书阁“芷兰斋”藏有古籍善本7万余册,包含宋元刊本、西夏文典籍等珍贵文献,被誉为“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第一人”。

大约从1998年起,韦力在全国各地寻访藏书楼,总数达500余处。宁波的天一阁、五桂楼、烟屿楼、唐弢故居,包括已基本消失的袁桷奇观楼、郑性二老阁、姚燮大梅山馆,都留下过他的踪迹。

“天一阁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为什么是范钦,为什么是宁波?”韦力对比了其他书楼和藏家后表示,藏书家一般都有“贵远贱近”传统,收藏越古老的书越有成就感,但范钦不是。他收藏了大量“当代”的书籍——几乎与他同时的科举录和地方志。事实证明,这些书后来反而成了孤本,别人要找资料,非来天一阁不可。“这就体现出范钦的前瞻性,启发我们,藏书家要另辟蹊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

五桂楼令他印象深刻

在寻访藏书楼的过程中,还有一次经历让韦力印象深刻,那就是三十年前的五桂楼之旅。

余姚梁弄,黄澄量的五桂楼,与天一阁、玉海楼、西涧草堂一起,被当代学者并称为“浙江四大私家藏书楼”,韦力觉得这一定位非常客观。天一阁登楼之难天下皆知,五桂楼藏书却是开放的,还向前来观书者提供食宿,于晚清学子而言,可谓功德无量。后来,五桂楼藏书部分运往杭州,由浙江图书馆收藏,另有一部分存入余姚博物馆,目前五桂楼楼上,唯有昔日书柜独存。

有幸看到这些书橱,韦力感觉非常兴奋,“又亲切又感动”,二十余个高大的书橱,将整个二楼打通,没有正厅偏厅之分,每个书橱上都贴有标签,单个里面又分为五层,虽然空空如也,但他仍然能想象出“它曾经摆满古籍”的样子。

建议在“浙东史学”方面

加强宣传

在韦力眼中,宁波人并不是只知道做生意,“四明之学,起于月湖,至少从宋代开始,宁波人在升官发财后,就很讲学问、讲教育,有藏书传统,通过文化,再反哺回去。在中国,自古有‘富而好礼’的传统,如果范钦不是高官、没钱,也不会有藏书,也就没有后来的文化传承……”

在他看来,今天的宁波重在宣传经济实力,对文化软实力宣传、在“思想体系建构”方面的发力仍有不足。他建议除了天一阁,宁波还可以从“浙东史学”方面突破,“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人建构起来的浙东史学脉络,曾经占据‘清学’的高峰,黄宗羲对人文民主思想的开拓,上承王阳明,下启一众浙东学子,对于中国人‘解放思想’意义深远。”

“包括王阳明,他的‘山中之花’理论,也可以跟西方‘薛定谔的猫’理论进行横向比较,去展开一些趣味性的读解。”

韦力认为,当下短视频时代,人的思维很难固定于一点,只有通过“讲故事”引起大家的兴趣,加上“不断重复”才能让人记住,进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让“文化自信”落到实处。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2025-07-03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22270.html 1 3 藏书家韦力: 在甬访书三十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