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由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文明润企·今天我发布”专场发布会举行。三位发布人通过鲜活的案例,传递“文明是企业与城市共成长的基因密码”。
1
1平方米的茶水间,藏着什么“密码”?
“1平方米茶水间,藏着千幅员工手绘;一栋物流大厦,托起千名员工幸福。”鄞州区东郊街道党工委委员马道永是第一位发布人,他以东南物流集团的办公楼东南大厦为样本,讲述楼宇文明生态的“润企密码”。
2018年至今,东南物流集团从茶水间走出了“文明一平米”。集团发动全员参与,围绕时代主题、行业背景以及传统文化等,充分发挥创意,精心创作海报并张贴在茶水间展示,截至目前,已累计展出80多期,作品数量超1000幅。
茶水间展览,就像学生时代“黑板报”的文化墙,每个月还会评比前三名和优胜奖,有奖金奖励。这不仅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激发员工创作的才情,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员工的素养,成为串联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的“文明纽带”。
东南大厦是行业聚合型楼宇,以航运物流企业居多,入驻企业30家,有2000多名员工。每年暑假,很多职工有个共同烦恼——父母工作忙,孩子假期生活很单调。让孩子独自在家,又担心安全。2021年起,东南物流集团党群办负责人徐阳芳牵头建立了大楼里的暑托班,解决职工“带娃难”问题。4年间,“官方带娃”模式一年比一年火爆,深受职工好评,不少孩子在假期结束之后,仍期待次年参与。
2
这些老字号,为何能“逆龄生长”?
“走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这句民谣里藏着宁波人的文化记忆,也催生了“三关六码头” 的创业初心。
第二位发布人是三关六码头品牌总监张少华。2018年,张少华带领五人团队踏遍浙江村落,在慈城古镇寻得百年水磨年糕,在海曙樟村发现传统晒面……老味道的背后,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团队意识到,这些舌尖上的乡愁,正是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火种。他们的使命,是让优秀的文化传统,突破地域限制,走出更广阔的天地。
面对非遗技艺濒临失传的困境,该团队发起“万人手艺人共富计划”:为让90多年历史的董生阳酥饼适应现代需求,研发团队与老师傅38次调整配方,最终实现直播间单日销量破百万元;北仑烤糖坚守“三揉三醒”古法,改良脆度后成爆款,带动60位手艺人年增收超200万元。
更特别的是,企业打造“手艺人部落”:00后设计师在档案馆里查资料还原麻豆酥糖做法,95后经理熟背153家老字号,年轻员工带着米鸭蛋、苔菜米馒头亮相中国香港展会,用“桃酥花纹里的海上丝绸之路密码”等创意对话客户,让非遗从“舌尖”走向“心间”。
如今,这支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团队,用7年时间让87项非遗技艺、102个老字号在“保护+创新”中重焕生机——2024年,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7200万元。
“我们售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个城市滚烫的文化基因。”张少华说。
3
这个食堂,为何设有“餐桌CEO”?
走进慈溪劳特电器的食堂,满眼“疲惫治愈系”——方方正正的擦桌布、摆放整齐的调味壶,写有桌长、桌员姓名的红色桌牌,成了每张餐桌的标配。这里20年如一日实行“餐桌自治”,200多名职工用餐完毕,“餐桌CEO”带领桌员整理桌上桌下,食堂工作人员只需清洗擦桌布即可。
劳特电器的一扇落地窗,成了“直播窗口”——客户透过窗户,就能看到员工有序排队、按需取餐、餐盘轻拿轻放、饭后主动清理,伴随着轻音乐,这些细节就像无声的名片,把劳特员工的素养“晒”得明明白白。
为保护一方百姓不受台风侵袭,劳特电器成立了应急救援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劳特电器工会主席姚梦动情地说,这支救援队常年活跃在抢险救灾行动中——2013年“菲特”台风来袭,40名应急救援队队员连续奋战5天;2019年“利奇马”台风来袭,队员又是奋战20多个小时……专业救援训练不仅淬炼出“能吃苦、挑大梁”的铁军,更让年轻人在抢险一线成长为业务骨干。
记者 朱琳 见习记者 徐嘉胤
专家点评 文明是城市软实力的“金钥匙”
文化自信是企业的精神脊梁——三关六码头扎根文化、赋能发展的实践,正是企业精神高度的生动体现;责任担当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劳特电器与城市“风雨同舟”、对社会“有情有义”的担当,正是企业赢得信任的“金字招牌”;价值共享是企业的长青之钥——东南物流对员工幸福感、奋进心的托举,正是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我期待,更多宁波企业以文明为帆,既做经济浪潮的领航者,更做社会文明新形态的开拓者,全面展现出具有宁波特色的新时代中国企业精神新高度。宁波东海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旭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