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鹅言鹅语”式科普读物拓宽农民致富路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撰写的《浙东白鹅养殖图鉴》问世,这本被同行称为“白鹅图鉴”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鹅言鹅语”模式写作,通俗易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为该书作序,盛赞此书“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独具匠心、不落窠臼”“老少咸宜、通俗易懂,让人读来兴致盎然”“令人过目不忘、开卷有益”。

5月6日《宁波晚报》

抛开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等一系列光环不说,陈淑芳呕心沥血,用“鹅言鹅语”撰写的《浙东白鹅养殖图鉴》,被侯水生院士称为“图文并茂开拓畜牧科普新范式”,养殖户们则反馈说这些“可爱话风”的知识点让人兴趣盎然,以图释文的表达方式也让养殖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一句话,这本充满“鹅言鹅语”的《图鉴》生动鲜活,接地气,开卷有益,农民们喜欢。

农业科普读物,一头连着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头连着农民,是农业科技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眼下还有不少农业科普读物存在着不少问题:过于理论化,不够贴近实际,缺少可操作性;过多的专业术语、过于繁琐的计算数据增加了农民阅读困难。

这本《图鉴》则不一样,扎根农村一线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5年的陈淑芳,科研数据都是在田间地头积累,如此深厚的积淀,才孕育出这本图文并茂、广受专家和养殖户们一致好评的养鹅宝典。

对农业科普读物来说,必须做到通俗易懂,案例丰富,老少咸宜,让阅读对象看得懂,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为此,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攻关,结合农民种植养殖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创作出接地气的实用宝典。政府部门则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普创作和推广的良好氛围,表彰和奖励优秀的农业科普作者。此外,推广部门还可以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农业新技术操作视频,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普的传播效果,让更多高质量的农业科普读物走进千家万户。

2025-05-07 郑建钢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2262.html 1 3 用“鹅言鹅语”式科普读物拓宽农民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