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药香!

“五一”假期爆火的这个古镇,藏着怎样的文旅密码?

工作人员在教游客辨别药材。

白墙黛瓦映碧波,药香袅袅绕回廊。“五一”假期,有着“国药首镇”美誉的慈溪鸣鹤古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狂欢,吸引无数人纷至沓来。从单一古镇游,到串珠成链,全域皆是风景,鸣鹤古镇藏着怎样的文旅密码?

1

古楼变身国药传播“载体”

旅行是一种情感共鸣,只有真正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融合在旅游供给中,才能打开文旅新空间。作为鸣鹤古镇“五一”期间重磅推出的国药文化新地标,始建于清代的廿四间走马楼修缮一新,化身为 “慈溪国药业文化展示馆”。这可不只是给老房子换了件“新衣裳”,而是把文化传承玩出了新高度。

展示馆通过四大篇章,把《本草纲目》的门道、鸣鹤药帮的发家史、叶氏家族的创业传奇和现代中医药的新发展全串起来了。AI数字人“唠嗑”、沉浸式观影,直接让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从展柜里“跳”出来和游客唠家常。

与AI数字人互动,让国药文化传播效果翻了好几倍。“五一”当天,3000多人涌进展馆,超七成游客在AI互动区玩得挪不开脚,不少游客反馈,比传统展览趣味性多多了。

在“躺营作坊”里,游客亲手捣鼓药材做香囊,在当下超火的“体验式消费”中,既过了手瘾,还把文化记忆揣兜里带走了。展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设计是想让游客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真正参与进来。”

2

从卖风景到卖场景

这场文旅转型,获益的不仅是愿为古镇驻足的“粉丝”,更带动古镇零售、民宿、餐饮等各类业态持续红火。

“五一”期间,民宿入住率高达95%,从庭院的流水竹林,到屋内的禅意布置,处处都透着国药文化的韵味,直接把“疗愈度假”氛围感拉满。游客住进来,就像掉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文化大礼包,还顺带把周边餐饮、文创消费带火了。游客王女士说:“住这儿,感觉连空气里都是药香,太治愈了!”民宿不仅成了赚钱的营生,更成了传播文化的好帮手。从经济账看,民宿火了之后,当地老乡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收入翻了两倍多,文化、经济、村社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原来卖的是风景,现在卖的是场景。一个既有辨识度、传播力,又能广泛引流的新文旅IP,可以穿透地域、文化、语言的隔阂,引发大家共鸣。

湖滨广场的演出、“仙草NPC”带着玩的互动游戏,把整个古镇变成了一个超大型的文化游乐场。在这里,游客不再是只能站着看表演的“局外人”,而是能亲自上场玩的“主角”。

文化特派员公益展演“星耀四明・越韵CI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演绎传统表演,现场一大半观众都是年轻人,传统文化这么一“变身”,直接圈粉无数。

年轻游客身着汉服悠然漫步,投壶、手作等游戏区人头攒动。中药谜语、诗词飞花令这些游戏,把国药知识藏进趣味活动里,比课堂上干巴巴地学有意思多了。游客玩着玩着,就把传统文化知识记在了心里,文化传播变得轻松又有趣。

3

复合招式盘活“文化宝藏”

有专家表示,鸣鹤古镇这一波对古镇记忆的深度解码,实实在在回应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大难题。

“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对文化的需求也高了,文旅融合成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关键一招。”慈溪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鸣鹤古镇近年持续投入超800万元打造文化展馆、数字体验项目和文创产品,就是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宝藏重新挖掘出来、盘活用好。

通过“微改造”让古镇老建筑重获新生,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感,又赋予了新功能,给文物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从文旅行业发展来看,古镇“文化展示+疗愈度假+数字互动”的模式,正好跟上了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旅游转型趋势。

“让古镇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讲故事。”观海卫镇相关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文旅融合的精髓。传统文化复兴不是简单地“炒冷饭”,而是要创新,让历史和现代对话,让文化融入生活。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郑琳 徐吉 宋一顺 文/摄

2025-05-07 “五一”假期爆火的这个古镇,藏着怎样的文旅密码?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2255.html 1 3 穿越千年药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