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树、撞墙、倒走……

阿姨花式健身差点导致瘫痪

撞树、撞墙、倒走……大爷大妈们的健身项目五花八门,到底是好处多多还是伤痕累累?68岁的周阿姨(化姓)用亲身经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周阿姨退休后一直帮女儿带娃,随着年纪增长,出现关节和腰背部疼痛、发麻的情况。听街坊说轻微撞击树、墙等硬物,通过外力的拍打能缓解不适,病急之下,她开始按街坊说的碰撞、摩肩擦背,从最初的每次1分钟,逐渐增长至5分钟、10分钟……

一开始,疼痛似乎有所缓解,这让周阿姨以为找对了方法,开心不已。然而,就在不久前,一次背部撞墙“锻炼”后,她感觉腰部隐隐作痛,当时想着休息会儿就好了,未及时就医。数周后,她发现疼痛加剧,甚至无法站立,家人赶紧陪她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脊柱外科就诊。

经检查,医生发现周阿姨的腰椎出现“真空裂隙征”,这是椎体缺血坏死的典型表现。最终,周阿姨被确诊为Kummell病(迟发性创伤后椎体骨坏死),由于其椎体缺血坏死导致假关节形成,宁大一院神经脊柱外科卢斌主任医师为她实施了微创骨水泥强化手术,术后她的症状终于得以缓解。

卢斌表示,临床上时不时就会遇到类似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大多患有骨质疏松,老人和家人不知晓或不重视,不慎跌倒、磕碰或者错误的动作(比如撞树、撞墙等)都可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进而导致迟发性创伤后椎体骨坏死。

“那为什么当初我撞击树或者墙等硬物能缓解疼痛呢?”周阿姨表示不解。医生告诉她,这种非常规运动撞击虽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局部软组织暂时麻痹神经,营造一种病痛缓解的假象。但若持续、多次刺激,则反而会导致皮下组织和筋膜急性损伤,甚至有损伤脊髓引发瘫痪等多重风险。

卢斌解释:打个比方,脊椎骨头像一块砖头,如果摔了一下或撞击一下导致砖头裂了缝(压缩性骨折),但没及时补好,时间一长,裂缝里的“水泥”(骨头里的营养)流失了,砖头内部就慢慢变空、塌陷,甚至碎成渣渣,这时候骨头不仅疼,还会变形,甚至压迫神经。这就解释了不少老人“旧伤”更痛的情况。

据了解,Kummell病常见于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常因轻微外伤(如跌倒、咳嗽)导致椎体骨折等。早期骨折后血液供应中断,骨头内部逐渐“干枯”,但表面暂时稳定,可能仅轻微疼痛;到达中期,也就是数月后,缺血坏死的骨头开始塌陷,形成“空洞”(影像学表现为“真空裂隙征”);晚期时椎体完全变形,压迫神经,引发剧烈疼痛甚至脊柱后凸畸形(驼背)。

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张威 庞赟

2025-05-02 撞树、撞墙、倒走……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1653.html 1 3 阿姨花式健身差点导致瘫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