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致敬劳动者

年复一年

当劳动者的身影重叠……

▲如今很多车间的主角变成了机器人机械手,这是一家生产汽车内饰的公司,技术工人在维护设备。纪申浦 摄

▲1980年丝织厂设备动力科技术人员在检测设备。李浙东 摄

▲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工地,技术人员通过箱涵拼装机吊装盾构箱涵。这是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将于五月“入海”。宋新宇 摄

▲1987年,甬江水底隧道建设初期,工人们在挖掘土方。连接镇海与北仑的甬江水底隧道,是中国第一条用“沉管法”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水底交通隧道。李浙东 摄

▲如今宁波舟山港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在工作人员指挥下,集装箱来来往往,连接中国与世界,工厂与市场,日常与梦想。尤才彬 摄

▲1984年,宁波港的工人在安装传送带。李浙东 摄

▲如今的孩子不会再上爸妈单位的托儿所,但他们有了更多的“老师”,社区里的篮球教练就是其中一种。严子期 摄

▲这是1982年宁波一工厂职工子弟托儿所,当年很多大厂都有自己的托儿所,托儿所老师是个稳定且让人向往的职业。李浙东 摄

▲如今,信息传递随时随地。主播和当年的卖报人一样,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冯晔晖 摄

▲1990年,奉化惠政西路,一位卖报人吹着口哨卖宁波广播电视报。当时报纸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之一。方亚琪 摄

▲如今摊位可以设在乡村、深山,多元的社交平台让摊主们有了音量更高的“话筒”,吸引着慕名而来的人们。王文君 摄

▲上世纪90年代,奉化集市上,一对夫妇在皮鞋摊位前举着话筒招揽顾客。方亚琪 摄

劳动节已至,老摄影师李浙东、方亚琪为晚报提供了上个世纪劳动者的照片。那些黑白影像里的面孔,和今天同样忙碌的我们,隔着几十年时光点了点头。

我们是他们的孩子,现在,我们就是他们。工具会升级,岗位会更迭,每个时代都会有人弯下腰、踮起脚,当忙碌的身影在时光里重叠,匠心在掌心间传递,希望于守望中延续。

2025-05-01 当劳动者的身影重叠……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11595.html 1 3 年复一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