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陈巧杰主任带领团队从55岁的叶大叔髋关节中取出数十颗米粒大小的软骨结节时,这位被胯骨疼痛困扰了整整两年的中年男子终于意识到,自己体内竟然藏有这么多“小石头”。
在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的骨科诊室里,叶大叔卷起裤腿说,这两年胯骨部位沉重且酸痛,仿佛灌了铅一般,使得走路、弯腰等日常活动变得极为困难。他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疼痛依然顽固,甚至弯腰系鞋带都成了一种奢望。
今年3月,叶大叔来到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骨科。宁波二院下沉专家陈巧杰主任通过磁共振发现,叶大叔的髋关节里藏着双重隐患:其右髋臼有损伤,髋臼和大腿骨像两把错位的齿轮不停摩擦。更棘手的是,关节腔内滋生出大量滑膜性软骨瘤,这些珍珠状的“小石头”随着关节活动四处游走,将原本顺滑的“轴承”磨得伤痕累累,最终被确诊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就像鞋子里进了砂砾,越动越疼。”陈医生照着CT片解释说,密密麻麻的高亮点位显示,至少有10颗软骨结节在关节腔里安营扎寨。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切开10厘米以上的切口,而髋关节镜技术仅需两个5毫米的“钥匙孔”,就能完成关节内“大扫除”。
陈巧杰带领团队为叶大叔进行了手术。在透视定位引导下,医生将关节镜通过微创切口置入患者的髋关节内,就如同内置了一个小型摄像头,能够非常清晰地观察到患者髋关节的整体状况。在关节镜下,医生清除了所有引起问题的软骨结节,并对髋臼边缘进行了修整,完成了髋关节的精准微创治疗。目前,叶大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了。
陈医生介绍,这些“关节碎石”多由反复摩擦刺激产生,初期可能只是久坐后酸胀,随着游离骨数量的增多,极易磨损髋关节关节面,导致关节发炎,造成关节痛。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杨晓 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