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海曙青年之家二楼会客厅济济一堂,“才聚甬城兴·今天我发布”青年发展型城市专场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海归”新农人、宁波大学支教学生上台分享了自己与宁波共成长的故事,引起在场青年朋友共鸣,掌声不断。
“海归”青年种“空中番茄”
首先上台分享的是95后“海归”新农人杨一昕。杨一昕是镇海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对农业情有独钟。后来留学加拿大,学的也是农业。
“种地还要出国学吗?”当时有不少人这样问他,可他一直怀揣着科技兴农的梦想。留学归来后,他首先到上海学习乡村运营经验,2021年学有所成的他返乡创业,打造了金果园农场。
与其他农人不同的是,杨一昕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他一心想种“空中番茄”:用椰糠无土栽培小番茄,能够防止土壤传播病害,避免打农药;用计算机控制每个大棚的水肥一体化灌溉,定时定量又精准。
在政府部门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下,他很快建起高标准智慧化大棚,采用高架空中种植方式,无土栽培,数字化控温控水,精准水肥管理。经过几轮实验筛选,基地的“无土番茄”果品酸甜度、口感均达到高品质。
去年,杨一昕的水果番茄获得了省农业博览会金奖,他本人也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
智慧化农业虽然技术成本提高了,但种植的效率也大幅提升,立体种植让亩产更高,品质也更好,产品的商品性更优。杨一昕也很快尝到了高效农业的甜头。
“你们尝尝,这就是我种的酸甜果水果番茄……”杨一昕拿来水果番茄分发给大家品尝,大家都说好吃,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杨一昕说:“作为一名新农人,我希望用我所学引领现代农业,带动更多农户走科技兴农之路,促进乡村共富。这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山村女孩的“追光”之旅
随后上台分享的是来自宁波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杨莹,她讲述了自己到黔西南山村学校的支教故事。
杨莹是一名新宁波人,从小跟着父母从湖南来到宁波,后来考上宁波大学。本科毕业时,学校发出一份西部支教招募令,杨莹毅然报名参加。
“我也来自农村,并且有幸在宁波环境这么好的城市里成长,因此特别希望能为山村的孩子做些有意义的事,于是就报名参加了支教。”杨莹说,当时宁波大学的支教招募有很多同学报名,她和她的同学来到千里之外的偏远山村中学后,一边教孩子文化课,一边和他们做朋友,关爱他们的生活。
杨莹和她的同学得知一名学生的爸爸患了渐冻症,便走进这名学生的家中,为这家人举办了一次暖意融融的聚会。这名学生和她的爸爸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从此,这名学生的精神状态好了,学习成绩也提升了。
因为杨莹和同学们的支教,让更多山里的孩子知道了宁波。让杨莹感到开心的是,很多学生对她说,以后希望能来宁波,像老师一样与宁波共成长。
“山区支教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我觉得很值。”杨莹说,“宁波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懂得这世上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要把爱和希望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感谢宁波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资源和平台,让我们勇敢追梦大胆实践。”
宁波为青年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围绕着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现场与会人员还进行了互动交流。在青年之家,分享青春逐梦的故事让人特别有感触。与会青年们表示,从这些青春逐梦的故事中感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激励。记者 陈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