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军
2025年4月13日,早上七点半,象山马拉松在风和日丽、锣鼓喧天中鸣枪开跑。我和几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一起,融入了这欢乐的海洋……遇到这样的好天气,我的心中充满了想创造好成绩的激情——跑啊,跑啊,一路向前,像象山的大海那般激情奔涌……
“觊觎”象山马拉松已久。今年1月,我这个跑了12年的长跑“老人”,跑了四场马拉松之后,急于想用第五场马拉松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时,“象山马拉松”的APP推送来了,跑马时间预定在4月上旬。象山,距我居住的宁波市区不远,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且,参赛要求不高。当然,这只是理由之一,理由之二三四都毫不犹豫地指向象山美食——海鲜。
象山的海鲜和象山的开渔节一样中外闻名。五六年前,奥运冠军汪顺来象山,席间聊起,作为奉化人的他,心心念念想要的一口,就是海鲜面。象山的海鲜夜排档临海而立、鳞次栉比,象山人锅里做的、盘里装的、嘴里吃的,大都是海鲜。感觉随着船老大在一旁笑吟吟的样子,那新鲜从海里到嘴里,只需眼睛一眨,“嗖”地一下。
然而,越想做的事中间总会越曲折。从3月中旬起,我就开始关注象山的天气预报。象山的赛道沿海岸线设置,一路群山环绕、上坡不断,若气温太高,吹过来的风热乎乎的,很容易让人疲累。但我在4月初看到的跑马那天预告,居然跳出来一个摄氏33度的数字!天哪,摄氏33度,只是去室外走走,都得用上各种防晒手段、全副武装了,何况要跑上21公里!若有勇气跑完,妥妥成了渔民们晒在自家院里的各种“鲞”了:鱼鲞、鳗鲞、乌贼鲞、黄鱼鲞……这可不是我这个“美女”能接受的。
天佑象山。离象山马拉松开跑还有一周,正当我打定主意准备放弃时,再次查看天气预报,发现开跑前两天有冷空气南下,而开跑的周日当天,阳光万里、天气温和,天造地设的跑马环境。
不过,老天爷可真像一位既慈爱又“俏皮”的老人,还要在开赛前考验一下象山:和来势汹汹的冷空气一起南下的,还有这个季节罕见的达到九至十级的大风,甚至最大瞬间风达到12级!街道两旁的公共自行车、电瓶车随风而倒,这样的“躺平”显然是理智的。
我和跑友4月12日下午两点到达酒店,然后,准备去感受心心念念的象山海鲜。然而,刚走出地下车库,龙卷风式的风柱已经在那边严阵以待,裹挟着行道两旁的樟树新长出的新叶呼啸着,十几米处的酒店喷泉被吹成了雾蒙蒙一片,扑在我脸上,也吹得大家一个又一个地趔趄。
我赶忙抱住酒店大门口的柱子,正快哭时,一只强而有力的手拉住了我,一把将我扯入酒店门内。我正惊魂未定,一件外套披在了我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是酒店工作人员,他们顶着被不住吹开的门,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低着头弓着背,义无反顾地“揪着”“救着”每一个来客,又在人们惊魂未定时,递上一份老渔民般淳朴的温暖姜汤。这让我对象山酒店的服务好感倍增。
挨到傍晚,风稍小,我们终于可以出门去“蓬莱”菜场。菜场“场”如其名,这个时候买到的几样海鲜以及萝卜丝团、烤鸭等,生鲜的有生鲜的模样,蛏子、花蛤都欢快地吐着小水柱,蟹虾们手舞足蹈耀武扬威,小黄鱼和带鱼表皮锃亮,像在欢迎一个个来客;萝卜丝团热乎,一口咬下去,香干、咸菜、肉丝……一众馅儿,带着浓郁的香味,糯叽叽地在口中盘旋,似是对外来者的安抚和慰藉;烤鸭表皮亮晶晶的,肉质紧致Q弹……
大家把各色海鲜一股脑儿带入菜场旁的海鲜面店,才五分钟,随着老板娘饱含热情的脸在眼前一闪,一碗碗海鲜手工面跃然眼前。一阵大快朵颐后,我们个个群情激昂——怕什么冷空气,怕什么狂风暴雨,一碗海鲜面下肚,足以抵挡所有的寒冷和戾气,足以在象山跑出最好的成绩。
真是天佑象山。第二天鸣枪时,天清气朗万里无云,右手青山左手大海,海浪轻海风凉,海鸥一只两只不远不近地,跟你在一起,人们在阳光中海风里率性奔跑。这一片海都是跑者的。我们带着大海般的深情,怀着大海般的胸襟,跑在人生最幸福的当下,而我以2小时59秒跑完全程,在象山创造了自己跑马生涯中的最好成绩和最快配速。努力过后的心情,在阳光和海风的衬托下,怎一个美字了得!
象山,除了海鲜面,还有什么?待明年春暖花开时,在透明澄澈的松兰山海岸线旁,和我一起跑,和我一起细细寻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