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综合执法指导办获悉,联合帮扶整改“镇海经验”正式向全市推广。
市综合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联合帮扶整改经验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机制重构、流程再造、服务融合,激发监管效能的“化学反应”。
作为改革试点成果区,镇海聚焦“检后罚后整改”环节的“罚后不管”“标准打架”“天价整改”等突出问题,探索实施联合帮扶整改机制,帮助企业以低成本完成整改、管住风险,累计服务企业1441家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特别是近年来,镇海区持续推动执法部门从“管理者”向“服务员”转变,为当地企业主动化身“改革智囊团”,提出“差异化监管”的建议,推动政府建立“一企一档”差异化监管清单,信誉好的企业则获进入“免查”的“白名单”通道,执法检查频次显著下降。现已实现80%简单问题企业自主整改,复杂问题专家团“上门会诊”。
以屋顶光伏等新兴行业为例,镇海区创新引入行业协会、商户等多方力量,多部门联合制定标准化整改方案。该方案有效化解了长期存在的安全风险,为企业节省改造费用8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执法有力度、治理有尺度、服务有温度”的改革目标。这些成功实践为全市深化互动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镇海样板”,为宁波市行政执法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综合执法指导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联合帮扶整改工作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要求全市上下立足全局,把握形势,深刻领会联合帮扶整改的核心要义。他强调,要聚焦关键,深耕机制优化、数字赋能、服务升级、能力提升等领域,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互动治理实践。同时,要“刀刃向内”,加强统筹协调、多跨协同,以“企业满意”为标准检验改革成效,确保改革红利真正惠及企业。
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刘拥军 林意然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