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年轻人最喜欢在阳台上种啥?种多肉植物、辣椒、小番茄已是过去时,今年的新顶流是盆栽蓝莓。4月16日《宁波晚报》
盆栽蓝莓到底有多火,从报道可见一斑:记者近期走访甬城花木、水果批发市场以及线上线下平台时发现,今年春季,以“蓝莓自由”为口号的盆栽蓝莓热迅速席卷消费市场,宁波果品批发市场一天可销售盆栽蓝莓近3000盆。淘宝数据显示,3月盆栽蓝莓成交量同比暴涨246%,销量超100万株。此外,不少宁波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家阳台、办公区已开花挂果的盆栽蓝莓,宣称即将实现“蓝莓自由”。
究其年轻人为何沉迷种蓝莓,原因显而易见就是为“情绪价值”买单。与多肉、花卉不同,果蔬盆栽兼具实用性与社交属性。年轻人通过种植蓝莓、番茄、辣椒等作物,既满足对健康食材的需求,又通过分享成长过程获得社交认同。种植蓝莓的热潮背后,是都市人寻找“慢生活”的路径之一。
在如今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用养育绿植来缓解工作、生活的压力,无可厚非。但是,热潮之下,也当有些冷思考。道理很简单,种植蓝莓本质上是一门技术活,并非商家所宣称的那样,一旦轻信“零基础可种”,而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特别是缺乏技术储备,恐怕到头来注定种了个寂寞。
盆栽蓝莓火爆暴露出的问题,需要消费者理性看待营销噱头,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提前学习养护知识,同时更需要产业端着眼大局长远,加强技术推广,规范市场宣传,让“蓝莓自由”不止于概念,而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毕竟,盆栽蓝莓的走红,是都市农业与消费心理碰撞的结果。从技术到情感,从市场到个体,这场“蓝色风暴”能否持续,取决于产业能否平衡商业冲动与用户真实需求。这个过程中,商家和消费者都需要补一补课。此外,虽说“蓝莓自由”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果实产量,而在于种植过程中,那份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掌控感,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一旦丧失“以诚相待”,由此衍生的农产品创新与消费新场景的潜力都将提前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