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先生急匆匆来到中国银行宁波某支行,要求办理汇款业务。经了解,王先生多日前收到一个快递包裹,里面有一份小礼物和印刷精美的卡片,扫码联系“客服”后就能收到洗衣液、微信红包等奖品。后王先生在“客服”引导下安装了一款APP做任务,还加入了“投资群”,小赚一笔后,为扩大收益,遂按“客服”要求前来汇款。听完王先生叙述,银行工作人员判断其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于是细心讲解了相关案例。最终,王先生幡然醒悟,删除软件,并退出“投资群”。
快递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一些不法分子也悄悄盯上了这个领域,精心编织各种骗局,市民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陷阱。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提醒:
一是,陌生快递存隐患,勿扫不明二维码。收到陌生快递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人们的好奇心或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在快递中放置小礼品或虚假中奖通知,并附上二维码,诱导金融消费者扫码领取更多福利。一旦扫码,金融消费者的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可能瞬间被窃取,后果不堪设想。广大金融消费者如收到非自己购买的物品,应第一时间联系快递公司核实情况,必要时果断拒收。
二是,“客服”身份需核实,小恩小惠别轻信。骗子还常常伪装成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退款退货等看似合理的理由主动联系你。为让金融消费者上钩,他们还会抛出“刷单返利”“抢红包”等小恩小惠,邀请金融消费者加入陌生网络社交群。这些看似轻松获利的诱惑背后,实则是他们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面对所谓的“客服”,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更不要轻易添加“客服”微信,坚决不参与任何陌生网络社交群活动。
三是,转账汇款多思量,“三思”“三问”保安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网上转账限额,有效降低资金损失风险。在进行转账汇款操作前务必做到“三思”“三问”,即思考转账用途是否合理,交易是否必要,对方身份是否可靠;询问自己是否了解交易详情,询问对方真实身份,询问转账行为是否冲动。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避免一时冲动转账而陷入诈骗圈套。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电信诈骗,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周玉中 张宏伟 胡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