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招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将于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50家银行机构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码存取款等功能,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商行等多类金融机构。
据招商银行发布的公告,客户后续可持银行卡,通过招商银行ATM或前往该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此举是“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记者统计发现,在招商银行发布上述公告之前,已有不少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
2022年8月,建设银行公告称,为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前期该行在ATM机部署了二维码存款功能。由于业务调整,该行自2022年8月19日起关闭相关功能,之后客户可持该行银行卡、选择无卡无折存款服务或开通“刷脸办”服务功能办理ATM机存款业务。
工商银行于去年4月暂停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紧随其后,终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
去年下半年,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持续跟进。部分银行表示,自去年12月1日起取消自助设备“预约取款”“扫描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谈及调整此类业务的原因,多家银行表示,这是基于对优化金融服务、控制运营成本,以及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等因素的考量。
金融专家表示,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风控原因。ATM机无卡存取款可能存在身份验证安全性不足、二维码或验证码被盗取等问题。目前,一般个人用户的现金使用频率不高,对ATM无卡存取款功能的使用频率也不高,且存在洗钱、诈骗等风险。二是,客户可能误操作导致存取款差错,反而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处理,影响用户办理业务的效率,增加了银行运营成本。随着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无卡存取款业务的使用频次逐渐降低,继续运营此类业务将耗费较高的维护成本。 记者 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