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休教师王阿姨急匆匆走进宁波银行大厅,要求办理一笔28万元大额转账业务。其异常举动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注意。经询问得知,王阿姨曾接到自称“民政部养老规划师”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她的身份证号、退休单位等信息,声称国家推出“以房养老”惠民工程,只需预付定金即可锁定高端养老院床位,并享受7%年化收益,大大减轻子女负担。后续,王阿姨又被邀请参与线上政策说明会,在线上视频会议中,多位“已签约老人”现身说法,展示分红到账短信,致使王阿姨深信不已,前往银行汇款。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是典型的养老诈骗,便迅速联系警方,并安抚王阿姨情绪,耐心向其解释其中的风险。最终,在银行和警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阻止了这起诈骗案。
宁波银行提醒您,养老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为更好保护老人财产安全,应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1.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确认。任何自称政府部门推出的养老投资项目,可通过民政部官网或线下政务窗口咨询核实,国家从未设立需要预付资金的养老投资项目。
2.警惕“高回报+情感牌”组合。诈骗分子常将虚假高收益与“为子女减负”“晚年保障”等话术进行捆绑,诱导投资。请牢记,对于任何承诺稳赚不赔、收益率明显异常的项目,一定要保持高度怀疑。
3.转账前需进行“双核验”。老年人遇到大额转账需求,应先联系子女或社区民警,再通过银行官方客服验证收款账户信息。银行对公账户名称需与机构名称完全一致,个人账户接收政府项目款项必属异常。
4.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在非官方平台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要定期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风险自查,发现信息泄露立即挂失相关证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温馨提醒,老年群体要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个人财产安全,切勿掉入“高息养老投资”的陷阱。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吴秋华 郑波 董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