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百年前的“盲盒”里

藏着这样的哪吒

放在烟盒中的奖品。

烟画中的哪吒形象。

《西游记人物》烟画中的其他形象。

这段时间,《哪吒之魔童闹海》“搅动”大银幕,这部国产动画片每一天都在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成为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爆款。

小小哪吒如此火爆的背后,也引发了人们对哪吒形象的讨论。

祖籍宁波镇海的刘立群是个收藏爱好者,在他收藏的物件中,就有一张特别的哪吒“小卡”。

宁波企业家推出民间烟画“盲盒”

1924年,农历甲子鼠年,上海华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戴耕莘与陈楚湘,以一句“黄金鼠年”的口彩,推出了风靡一时的“金鼠牌”香烟。

作为民间收藏爱好者,刘立群介绍,这包香烟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其口味醇厚的烟丝,更在于每盒香烟内附赠的一张《西游记人物》烟画。“创办上海华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的都是宁波人,我的祖籍也在宁波,所以在收藏民间物件的过程中,我对这一套烟画特别有感情。”刘立群说。

所谓烟画,就是放在旧日香烟盒内附赠的一种小画片。通常一面印着风景、人物之类的图画,另一面,则印着香烟广告或是对图画的说明等文字。它是香烟广告宣传画中的一个品种。

烟画的材质以纸质为主,偶见金属、玻璃、丝织等特殊工艺。这些“另类烟画”,如今已成为拍卖场上的珍品。

最让刘立群称奇的则是彼时就有的“盲盒”思维。那时候烟草市场竞争激烈,华成烟草推出的香烟就结合了烟画。“当时那套烟画,正面绘有《西游记》人物,哪吒是其中一张;背面印着广告,有的还标注‘香皂一块’‘免费烟一包’等奖励,甚至宣称集齐一套可兑换轿车一辆。”还有人回忆:“如果能得到一个玻璃丝袜(尼龙袜子)奖品,那会是女士的最爱。”

“不过最关键的中奖号,每20万张才放一张,中奖者可以说凤毛麟角。”刘立群说。

即便如此,这一招仍让烟民趋之若鹜,连不少不抽烟的市民也加入“拆烟大军”。更有趣的是,一些婚宴上,新郎会提前拆开所有喜烟,取走烟画,再将香烟摆上瓷盘,供宾客自取。

这些小小的烟画,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营销智慧与文化记忆。“我的父亲喜欢收藏,他给我留下了上千张烟画,这些都是我如今珍藏的宝贝。”刘立群说。

烟画上的“哪吒”是这样的

这些方寸小画,不仅仅是促销工具,也是连接神话、商业与市井生活的文化符号。

如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后,刘立群翻出珍藏的烟画小卡,其中有一张神话人物正好是哪吒。

在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哪吒为天庭的一名儿童神将,外表漂亮清秀,他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因此又称“哪吒三太子”,是个性格刚烈勇猛的“暴躁小哥”。

在刘立群展示的小卡上,哪吒的形象格外引人注目:脚踏风火轮,手持乾坤圈和红缨枪(也称“火尖枪”),头发梳成髻,身穿粉蓝色衣服,肩披一条披巾,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不同于影视作品中穿着莲花肚兜的哪吒,小卡片烟画中的哪吒形象更符合《西游记》记载的样式,“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绦灼灼攀心镜,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值得一提的是,元朝人画的哪吒、明朝小说写的哪吒,都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这套烟画卡片延续了这一风格,哪吒穿得也很严实,除此,还有金玉精、耙子精、铁扇公主等角色。

在1961年的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哪吒作为配角出现。孙悟空第一次反下天宫时,哪吒身为先锋官与其交战。《封神演义》中关于哪吒的描写则是:“面如傅粉,似涂朱,眼睛光运,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

事实上,哪吒的形象在中国神话中本就多元,他有梵名“那拏天”,也是民间信仰中的“太子爷”。在唐代郑綮写的《开天传信记》中,哪吒是位保护和尚的少年神祇。宋代禅宗公案中提到哪吒“析肉还母、析骨还父”;北宋苏辙的诗中说:“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哪吒的形象进一步丰富。

“回过头来看这张《西游记人物》中的烟画‘哪吒’,其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也是那个时候,小哪吒成了烟画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也透过这小小的烟画,感受到了中国神话的无穷魅力。”刘立群说。

记者 袁先鸣 朱琳

受访者供图

2025-03-26 这个百年前的“盲盒”里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5659.html 1 3 藏着这样的哪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