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是妈妈的爱与牵挂

离开原来的学校,到集士港镇中心小学交流已近五个月,不知不觉有了一个新的习惯——给妈妈打电话。住学校寝室的日子,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妈妈打个电话。既是对妈妈的问候,又是向妈妈的汇报,工作上的、生活中的,事无巨细,说什么她都爱听,说什么她都接着。

电话中的内容几乎千篇一律,无非就是那几句车轱辘话,倒过来翻过去地说,但电话那头的妈妈就是不觉得腻味,不觉得枯燥,还乐呵呵地说:“好,接到你的电话,我就放心了,我这一天就心定了。”

和很多时下老人不同的是,我妈排斥智能手机,自然也没有微信、QQ这样的社交软件,她使用的是我儿子淘汰下来的儿童手机。

刚开始我挺不理解我妈的,集小也在宁波市里面,只不过和原来的学校比,离妈妈家远了不少。“你叫一声,我下了班就能赶过来!”我向妈妈宣布完我要去交流的决定后,看着妈妈一脸担忧的神情,我做了以上保证。可妈妈摇摇头说:“这么大老远的跑来跑去,太累了!你有空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吧,让我听听你的声音。”“好!”

就这样,我们有了电话之约。

回顾以往的日子,好像给妈妈去电话,基本上都是有事情,或者是因为忙于工作忙于照顾自己的小家庭,很长时间没有去探望她了。电话的内容也是简单明了的,有事说事,没事就挂,很少在电话里嘘寒问暖,更不会去过问她早饭吃什么,最近睡眠是否正常……

有了电话之约后,我刚开始像完成任务似地例行汇报我来到新学校后的工作生活情况,还不太适应与妈妈的这种交流方式。但渐渐地,我察觉到每次接到我电话后妈妈那溢于言表的欣喜,我的心里就多少有了那种酸酸涩涩的伤感。

质朴的父母对我的要求一直不高,如今更质朴到仅需一通电话,低微到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一切安好就心满意足了。而作为子女,还吝惜那么几分钟时间,还嫌弃年老体迈的父母啰嗦?短短几分钟的电话,了却的却是父母对孩子的牵挂!

我妈或许已经眼花且耳背,但有时候在感知我情绪这方面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具有惊人的洞察力。隔着电话,她能精准捕捉到我的喜与悲,“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工作不要太辛苦了!”“今天你的心情挺好,每天就要这样开开心心的。”或许是电话里的声音出卖了我的情绪,或许是妈妈太了解我的一言一语及表达习惯,也或许在妈妈跟前,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与她坦诚,将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展露在她跟前。

年近五十的我,在妈妈的心目中,也还是孩子的角色,事事都要她操心。“这两天天气转冷了,你宿舍里的被子换了吗?被褥够厚吗?”“三餐一定要按时吃,别减肥饿肚子!”“你忙的话,这星期就不用过来看我了,我和你爸爸一切都好!”絮絮叨叨的话,真真切切的牵挂,那种酸涩之感有时竟会令我哽咽落泪。

2025-03-20 □李芸霞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4437.html 1 3 电话那头,是妈妈的爱与牵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