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权益,由你不由骗

随着保险行业不断发展,不法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非法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黑色产业日益猖獗,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金融保险市场秩序。今天,就让我们以实际案例为大家揭示其中的陷阱。

王女士于2016年购买了一份组合保险,每年需合计缴纳保费2万元,缴费期为10年。2025年,因替朋友进行担保,王女士损失了40多万元,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无力继续缴纳保费。偶然间,她在微信小视频中看到一则“国家现在有政策,可全额办理退保”的广告,便与第三方中介签订协议,并支付了一定费用,随后委托中介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保险公司接到诉求后,迅速展开细致且全面的核查工作。经核查确认,王女士在2016年为自己购买的是年金类与养老类组合产品。在投保时,所有签名均为其本人签名,她对保险责任、责任免除、退保等相关条款表示了解。基于这些事实,保险公司依据合同约定,无法满足其全额退保的要求。此时,王女士才发现上当受骗。

据了解,这些非法代理往往利用消费者在面临经济困境时的焦虑心理,以虚假承诺为诱饵,误导消费者,不仅使消费者可能遭受经济损失,同时还有可能连带相关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例如,若非法代理人明知此事项不合理、不合法,仍进行代理,而消费者(被代理人)知晓却未反对,一旦造成损害,双方需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对此,中国人寿宁波市分公司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

警惕虚假信息。切勿轻信非正规渠道如微信小视频等散布的“全额退保”等广告,此类信息多为不实,不法分子利用投保人困境设置陷阱,目的是通过不法手段获利。

了解保险条款。投保时仔细阅读理解保险条款,了解保障范围,明确自身合法权益与义务,避免因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选择正规途径。遇到保险问题及时与保险公司官方沟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合规渠道解决,不轻信“非法代理维权”等第三方,以免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财产遭受损失。

记者 徐文燕 通讯员 郑静静

2025-03-12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03235.html 1 3 你的权益,由你不由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