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传出一份“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申报演员及剧目名单”,福建京剧院创作的新编历史京剧《江海风流》在列。该剧讲述南明时期,郑成功与张煌言联合抗清的故事。
郑成功、张煌言是历史上有地位、有影响力的英雄人物,其中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亦是宁波人最为熟悉的民族英雄:张苍水。浙东大儒黄宗羲为张苍水作墓志铭,高度赞扬其一生:“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将他的义勇、才情比作宋末的文天祥。
戏文中张苍水首次出现,是在晚清剧作家、温州诗人洪炳文所著的传奇《悬岙猿》,叙述他遁迹于悬岙岛,蓄二猿为警戒,被捕后坚决不降清,从容就义。传奇即昆曲剧本,据记载“此剧梨园子弟,曾多次演出”。可见,这位宁波英雄最早是以“昆曲人物”出现在戏曲舞台上。
“张苍水”再次出现,是在京剧剧作中。京剧曾有过两本《张苍水》,第一本是黄仲吕先生创作,京剧“盖派”创始人盖叫天曾为演出此剧作准备,可惜未见于舞台。
第二本是宁波京剧团的《张苍水》,编剧为北仑文化名家、书法家郑玉浦,几乎囊括了张苍水的一生。该剧于1959年2月7日(农历除夕)首演,3月份修改后再次演出,由当时宁波京剧名伶筱毛豹担纲,编演十分成功,但此后未有更多演出记载。1979年,宁波京剧团解散,此剧最终止于岁月。
“张苍水”的第三次出现,为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原创剧本朗读会《听·见 苍水》,根据该院青年文化学者周东旭的剧作《张苍水》改编,于2015年1月10日亮相。周东旭的《张苍水》又名《好山色》,为八幕戏曲剧本。《听·见 苍水》精简为四幕,讲述张苍水从投笔从戎至壮烈牺牲。2018年,《听·见 苍水》进一步改编为实验戏剧上演,成为今日甬城戏剧舞台上,仅有的“张苍水”形象。
京剧《江海风流》首演于2024年5月,曾入选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自主资助项目、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剧中的张苍水,以老生应工,非常符合人们对张苍水形象的想象,这位宁波英雄得以再次于异地舞台重现。
历史上的张苍水文武兼备,在战斗生涯中留下大量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201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曾出版《苍水诗注》,笺注正是周东旭。周东旭说,很多历史学家对张苍水评价甚高,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精神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他的文化内涵,以多种文艺形式去演绎和呈现。
期待未来宁波戏剧舞台上,也能诞生一个常演不衰的“张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