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未及时治疗 9岁女孩颜值、听力双双下降

医生:发现这些情况要及早干预

医生为腺样体肥大孩子做手术。

“就半年时间,孩子的长相明显变了,现在连耳朵都出问题了,早知道干脆早一点把手术做了。”得知9岁的女儿乐乐(化名)之前只有腺样体肥大,现在又多了分泌性中耳炎时,妈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诊室里捂脸自责。

期末考试一结束,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迎来青少年就诊的小高峰,家长带着孩子扎堆来查腺样体。该院耳鼻咽喉科张露主治医师提醒,孩子确诊腺样体肥大后,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因腺样体肥大引发其他问题,越早干预治疗,对孩子影响越小。

9岁女孩半年内颜值直线下降

乐乐从小有个习惯——张嘴睡觉。一开始,乐乐妈妈只当是孩子感冒后的习惯动作,并没有当回事。但听着乐乐的呼噜声愈发响亮,乐乐妈妈开始犯嘀咕:会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去年8月,乐乐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腺样体肥大。鼻内镜检查显示,乐乐的腺样体肿大,已占据了约80%的后鼻孔。接诊医生张露建议,及早行手术切除。

乐乐的父母陷入了纠结:不手术吧,腺样体面容、听力下降、反反复复的鼻窦炎……哪一种都折磨人;手术吧,腺样体是免疫器官,切掉之后孩子免疫力会不会下降?万一切了又复发不是白受罪了吗?最终,保守治疗的想法占了上风。

半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夫妻俩渐渐发现,孩子好像越长越丑了:下巴后缩,笑起来时整个牙龈都露在外面;嘴巴包不住牙齿;嘴唇长期干裂。此外,乐乐的听力好像也出现了问题,她在使用电子产品时通常把音量开到最大,有时候还总嚷嚷着耳朵“闷闷的”。期末考试一结束,他们立刻带着孩子再次找到张露医生。

“孩子已出现了‘腺样体面容’,而且因为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了分泌性中耳炎,才会出现耳闷。半年前只要做腺样体切除手术就可以,现在还要做鼓膜置管手术。从检查情况看,预计得置管半年。”

腺样体一旦异常肥大,危害“一箩筐”

腺样体是什么?腺样体肥大了怎么办?腺样体肥大是否一定要切除?张露经常在门诊中面对家长的这些疑惑。

张露介绍,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具有和扁桃体相类似的形态和结构,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交界处,是一种淋巴组织,属于人体免疫器官之一。腺样体肥大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后一种。腺样体在人出生时就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3岁-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这段时间也是小儿腺样体肥大的高发期),10岁左右以后逐渐萎缩,这是正常腺样体的生长路径。

但病理性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常伴有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反复发作,会导致鼻塞加重,阻碍鼻腔通畅引流,产生更多的分泌物,这些因素会刺激腺样体继续增生,而增生的腺样体又会加剧炎症,形成恶性循环。“具体来说,病理性腺样体肥大会导致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注意力不集中、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还会导致反复鼻窦炎、中耳炎、听力受损。”

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都要做手术

记者从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了解到,近期前来就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年纪最大的13岁,年纪最小的3岁。在该科室办理了预住院的130多名患者中,有接近40人需要接受腺样体切除手术。张露记得,本学期期末考试后的第二天,他们团队一天就做了10台腺样体切除手术。

在门诊中,张露发现家长有个误区,认为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必须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很有可能是生理性肥大。孩子存在腺样体生理性肥大的阶段,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出现,不需要手术。”

他补充,年龄并不是判断是否手术的标准,当症状比较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生长发育,手术的利明显大于弊时,就应积极考虑手术。

张露提醒,平常家长可以通过留心观察孩子的状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比如孩子长期鼻塞;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睡觉张口呼吸、打鼾;睡觉时出现呼吸停顿甚至憋醒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郑轲 文/摄

2025-01-21 医生:发现这些情况要及早干预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6182.html 1 3 腺样体肥大未及时治疗 9岁女孩颜值、听力双双下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