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赵露思发布长文透露,自己从2019年开始出现抑郁情绪,2024年病情加剧。她发布的诊断中,“分离转换性障碍”这个专业的医学名词也闯入了大众视野。
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什么疾病?等同于抑郁症吗?记者采访了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心身医学科杜香菊副主任医师。
人一多,她走路就会一瘸一拐
16岁的丁香(化名)从小学跳舞,身姿曼妙,仪态优雅。2024年8月起,她却得了怪病,只要旁边有人,走路就会一瘸一拐。人越多,走路瘸得越严重。3个月里,她在综合性医院做了大量检查,都没有找到病因。
在杜香菊的诊室里,丁香走了一段路,晃晃悠悠,随时有跌倒风险。但是,做起下蹲、起立、跑跳,甚至踮脚旋转起舞这些动作却都非常丝滑。丁香被诊断为分离转换性步态障碍,收治入院治疗。
住院期间,医生和患者本人、家属一起分析发病的诱因、发病过程,症状背后的意义,建议个人目标、家庭分工、家庭角色等做相应的调整。
一周后,丁香和杜香菊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也敞开了心扉。原来,她在一年前曾经遭受了重大创伤。令她心寒的是,父母似乎毫不在意,一心扑在弟弟身上,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照顾她。
她痛哭流涕:“我希望爸妈多关心我一点。我比弟弟大14岁,但是我也是个孩子啊!我碰到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怎么可以当没什么事发生?”……
在半个月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后,丁香的步态也恢复了正常。父母也表示,以后一定会多关心丁香,不会再忽视她的感受。
不是装病,下意识让自己精神逃离
杜香菊介绍,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因此,发病往往由应激事件引发。
“是在装病吗?”——杜香菊说,这是对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最大的误解。她肯定地表示,患者绝非在装病,而是非自主地、间断地丧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
通俗地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感觉、知觉、行为、表达是整体一致的,但这部分患者不能掌握自己的身体状态,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自我(身份)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失去整合,呈现分离状态。
装病、诈病和分离转换性障碍有哪些区别呢?杜香菊分析,诈病者常常会夸大、撒谎,利用症状来解释反社会行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则通常会感到困惑、矛盾、羞愧,并因其症状和创伤史而苦恼。
据介绍,女性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在8:1左右。首发年龄往往在35岁以前,40岁以上首发的相当少见。
不是抑郁症,但往往和抑郁症共病
网络上,很多人认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杜香菊表示,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分离转换性障碍并非抑郁症的一种,但是,往往和抑郁症共病。具体来说,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在压抑到一定程度,刺激性事件一直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是可以共病抑郁症的。
杜香菊分析,从潜意识上来说,患者希望能以身体的异样来让自己潜在获益。如果在发病初期,及时干预、治疗,往往能很快得到纠正。杜香菊在深夜值班时接诊过一名女患者,当天早晨和婆婆吵架后,双下肢瘫痪。在综合性医院做了一个白天的检查后,被建议到康宁医院就诊。患者由丈夫背进诊室,一个小时的心理疏导后,自行走出了诊室,步态完全正常。
杜香菊认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本质上往往是压力、负面情绪等积蓄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潜意识层面把压力、压抑的情绪、冲突等转化为躯体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在治愈后,如果再次面对生活事件刺激或大的情绪波动,容易再次发病。因此,日常给自己减压非常重要。她建议可以在这几方面做努力:多表达、多倾诉,争取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当负面情绪来临时,转移注意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压力、负面情绪无法排解且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孙梦璐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