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平 在“家门口”探海溯源是一种幸运

2004年6月,晚报刊发的余姚田螺山遗址考古报道。

孙国平,出生在杭州湾边的慈溪。1978年,小学快毕业时,他曾在余姚参观过一次河姆渡遗址发现成果展,冥冥中牵起两者间的缘分。

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孙国平入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4年,他正式接过河姆渡文化考古的大旗,作为余姚田螺山遗址考古领队,在“家门口”探海溯源20年。

他说自己跟《宁波晚报》有缘分,20年前,田螺山遗址发现的第一篇报道,正是当时《宁波晚报》记者杨静雅采写。报道以《田螺山,另一个河姆渡?!》为名,揭开自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后,世人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东海岸姚江谷地的序幕。

“那是2004年6月,我们原计划三天后举办发布会,杨静雅记者接到热线赶来,锲而不舍地问了我很多问题。”当时“被迫”接受采访的场景,孙国平至今历历在目。

这次计划外的采访因为“反响很好”成为一桩美谈。“晚报‘抢’发之后,很多媒体从全国各地闻讯而来,让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又出名了一次。”孙国平说,“从这一点上说,晚报的这次报道也是‘里程碑式’的。”

田螺山遗址的发现,唤回了媒体对河姆渡文化的关注和持续跟踪报道。这份关注,到今天也没有停止,近年,又因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掀起高潮。

2013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40周年,正是在这一年秋天,孙国平初步掌握了余姚井头山附近地下有贝丘埋藏的线索。准备工作做了许多年,直到2019年到2020年,井头山遗址才等到机缘迎来正式发掘。这次发现,直接将宁波的历史轴线向前推进一千年,也为河姆渡人找到了“直系祖源”。

“《宁波晚报》迎来30周年,其实这30年,也是河姆渡文化发现、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孙国平说。

“河姆渡文化长期得到社会关注,离不开媒体的报道与支持,也是媒体架起了考古成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没有媒体长期关注、连续报道,也不会有河姆渡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孙国平表示。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包括井头山、河姆渡在内的史前文化,永远会是宁波城市宣传工作重要的依据和出发点。”孙国平表示,“感谢《宁波晚报》一路的关注与支持,祝愿晚报在今后发展历程中,继续挖掘潜力,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孙国平说。

记者 顾嘉懿

2025-01-0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2614.html 1 3 孙国平 在“家门口”探海溯源是一种幸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