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何以宁波·墨韵流芳

百川归海,化私为公

“书香圣地”的守护与传承

天一阁俯瞰。天一阁供图

▲“乾隆帝与天一阁”沉浸式环景影院正在展出。

这两天,天一阁博物院数字展“乾隆帝与天一阁”沉浸式环景影院在宁波机场2号航站楼展出,吸引着众多往来的旅客。展览从这座亚洲现存最古老藏书楼与乾隆皇帝的故事讲起,展现历代藏书、修书、护书的艰辛。

从私藏到公藏,从私家藏书楼到公共博物馆,天一阁历经百年沧桑,早已超出了范氏一家一族的概念,它是宁波“书藏古今”的精神象征,也是全国乃至全人类共同守护的文明宝库。

历经沧桑

天一阁,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致仕回乡后建立的藏书楼,鼎盛时曾藏书7万余卷,保存至今且最具特色的是明代地方志、科举录、政书等。

古今藏书之家数以千计,大多传几世就湮没,能存百年以上的屈指可数。“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著名学者黄宗羲在范氏子孙陪同下登楼,看到藏书保存之完整留下赞叹。

在江南潮湿多雨的环境里,一座木结构的二层小楼,能历经风雨450多年而屹立不倒,里面的藏书也较好地传承下来,实在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这是怎么做到的?

从面上看,大概可归为两点:一是建筑,二是制度。范钦将藏书楼设计为“天一地六”的两层建筑格局,还在楼前凿水池通月湖,希望能借水防火,保藏书安全。范氏一族对天一阁有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及惩罚措施,后代子孙遵守其规,实现了一代代的文化接力。

然而,书楼的传承与守护仅靠一家一族的力量远远不够,尤其在家族式微、风雨飘摇的乱世。虽天一阁从未失火,至今还保持着建阁时的原貌,但从明末农民起义开始,天一阁藏书就开始失散,到了晚清至民国年间,战火重重,对天一阁而言,更是浩劫不断——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占领宁波,掠夺了《大明一统志》等地理书数十种,大部分至今未归祖国;1861年,宁波陷于战火,盗贼趁乱盗取天一阁藏书,竟以废纸价格出售,范家十代孙、时任掌门人的范邦绥痛心疾首,设法尽力购回,也只挽回部分书籍;1914年,上海不法书商陈立炎指使盗贼来天一阁盗书,所盗之书运往上海后,再以高价售出。后部分书被实业家张元济巨资赎回,藏于东方图书馆,不幸的是,东方图书馆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藏书付诸一炬……

守护之力

再好的设计与管理,终究抵挡不了时代洪流加诸其上的破坏和毁灭。天一阁的奇迹背后,有着范氏一族的不懈坚守、宁波地方人士的倾力相助、政府和社会的多重庇护,更有着中华民族为了文明传承、化私为公的满腔热情,这些才是在充满变数的时代浪潮中守护传承的核心力量。

1933年9月,一场罕见的强台风席卷宁波,天一阁东围墙及书楼屋顶受损,范氏后人无力修复,宁波地方热心人士在当时鄞县县长陈宝麟的带领下,成立“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向社会发起募捐,花三年时间,对天一阁进行了一次大修。这是政府和社会力量首次介入天一阁事务,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将天一阁视为城市的、国家的,而不仅仅是范家的。这也是天一阁从私家藏书楼向公共文化场所转变的开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使阁中藏书免遭战火,一批地方文化人士如陈训慈、冯贞群等,以及范氏后裔多方奔走努力,合力将天一阁藏书转移保护。直到抗战胜利,在外漂泊九年多的藏书才终于回到了天一阁。先辈守书、护书的精神可歌可泣。

周恩来同志亲自关心天一阁的安危。1949年春,他特别指示南下的解放军要注意保护宁波天一阁。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26日一早,二十二军某连指导员郑君伦奉命带领一个班13名战士赶到天一阁,驻守半个月,圆满完成了保卫天一阁的任务。

此时的天一阁,已从文人们一腔热情的保护,演变为受政府和律法的多重庇佑。饱经沧桑的书香圣地,得以休养生息。

百川归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一阁成为国家公共藏书单位,但当时,天一阁藏书仅剩一万余卷,不少珍本善本流落海外,令人痛惜。因此,阁书访归也成了天一阁人的使命。2021年,天一阁博物院启动流散书访归项目。截至目前,天一阁共访得数字化流散书籍185部710册。

令人感动的是,宁波许多藏书家如冯贞群、朱鼎煦、张季言、孙家溎、杨容林等,出于对天一阁的信任,都把天一阁视作自己毕生收藏的归宿地,化私为公、慷慨捐赠珍藏多年的图书、绘画、碑帖等文物,由此奠定了天一阁藏品的基本格局。

时至今日,向天一阁捐赠书籍、藏品的良好风尚仍在延续——宁波著名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献学家张寿镛先生后人向天一阁捐赠了祖传的五件书画,皆为存世珍品;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的弟子郑炜明先生向天一阁捐献了他个人收藏的家谱雕版133块,之后又携手香港著名填词人邓伟雄捐赠清代书籍雕版和木活字字盘等文物100件;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先后捐赠现当代宁波籍及与宁波相关的名人手书信札、文章手稿等珍贵资料102件;宁波籍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的三女儿、浙江大学教授童教英分三批次向天一阁捐赠了437件(册)童书业论著手稿文献……

百川归海,化私为公,如今的天一阁博物院总藏量达23.5万件,品类众多,所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册。在天一阁书库里,泛黄的古籍文物接受恒温恒湿装置的保护;在修复师的巧手下,破损的古籍以每年13000页的速度修复;编纂出版的《天一阁藏古籍善本目录》《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等千余册古籍整理及研究成果,以及“云上天一阁”的数字技术,正让深藏古阁的故纸以新形态焕发新生机。

天一阁南馆建设正加快推进,未来,天一阁的南北馆将构成完整的“南国书城”,共同讲述书籍的“家国天下”,描绘出一幅天一阁过去、今天和未来相融合的全景画卷。

从范氏以一家一族之力经历十三代坚守,力保书楼赓续,到民国时期,社会力量介入守护,再到如今,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天一阁的发展,未来的天一阁将成为面向世界的“书香圣地”、创新融合的“文旅典范”、文明传承的“最佳窗口”、文明互鉴的“闪亮灯塔”,为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宁波样本注入绵延不绝的强大动力。

记者 王思勤

2024-12-30 “书香圣地”的守护与传承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92303.html 1 3 百川归海,化私为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