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单一学科的治疗已经难以满足复杂疾病的诊疗需求,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专病中心由此应运而生。这个中心汇聚起多学科力量,利用专业团队和先进技术,致力于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的诊断、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就医体验。我们推出“宁一力量”栏目,聚焦医生们群策群力治愈疑难患者的温暖故事。
认知行为障碍就像大脑中掉进一块橡皮擦,慢慢擦掉回忆,直至擦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患者和家属都承受着巨大痛苦。
12月2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认知障碍诊疗中心正式启用。来自该院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身医学科、创面修复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一站式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全周期的诊疗服务。
老人几天粒米不进竟因认知障碍 抽丝剥茧找原因,术后走着出院
“医生,我就希望我爸能吃下几口饭,想他活下去啊。”中心启用当天,60岁的毛先生(化姓)对着宁大一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外滩院区老年医学科病区主任胡巧霞涕泪而下。
轮椅上83岁的毛老伯瘦得形销骨立。几个月前,毛老伯身板硬朗,把中风偏瘫的老伴照顾得很好。短时间内,他的情况急转直下,先是经常忘给老伴喂药,后来健谈的他经常不发一言,再发展到不吃饭。家人多次带他到当地医院各个科室看病,他却发展到经常几天粒米不进。
门诊中,胡巧霞意识到,毛老伯不肯吃饭很可能是认知问题,他“忘”了吃饭这个本能。
在认知量表检测中,毛老伯拿到了23分,低于该年龄27分的“及格线”。“仅从分数看,认知障碍不算太严重。但他的表现远比得分严重,测试中延迟回忆这一项是0分。”中心又安排毛老伯接受AD序列的磁共振检查,一般要做4次的检查得以一次性完成,且由中心专门负责认知影像诊断的蓝文婷医生检查、读片。
随后,胡巧霞召集了8个学科的专家进行会诊。这次会诊长达一个小时,外滩院区神经内科病区副主任翁秋燕主任医师等专家着力做了鉴别诊断,最终确认毛老伯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排除血管性痴呆等原因。
诊断明确后,应本人和家属强烈要求,创面修复外科负责人叶朝辉主刀为他做了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使颅内病理性蛋白机械性地高效排除。这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国内外目前能独立做这类手术的医院并不多。
术后,胡巧霞去查房,毛老伯总会热情主动地和她打招呼,主动说起“我早饭吃了鸡蛋和包子,中午想吃炒面”。术后一周,毛老伯走着出院了。今后,他每3-6个月还会来中心复查随访。
毛先生感慨:中心一站式的诊疗模式太方便了,省去东奔西走之苦。从第一次来院挂号到出院,只用了10多天时间,老人的状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一半的痴呆可预防或延迟发生 一站式诊疗,全周期管理
胡巧霞介绍,中心具备国际上通用的不同病因、不同阶段认知障碍的精准诊治手段。
早期高危因素控制在中心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如果控制14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或者延迟近一半的痴呆病例发生。具体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听力受损、高血压、吸烟、肥胖、抑郁、缺乏身体活动、糖尿病、过度饮酒等。中心呼吁,广大市民要积极应对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痴呆危险因素,认识痴呆危险因素“早控制、早获益”。
中心化运作能为患者带来哪些好处呢?据介绍,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患者和家属可以省去奔波之苦,得到“一站式”诊疗。如果怀疑有认知障碍方面的问题,预约该院“认知障碍门诊”或“记忆门诊”即可。
二是汇聚多学科团队的力量,以患者最大获益为原则,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三是对病程进行全周期管理。具体包括早期高危因素控制、早期精准诊断、早期靶向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症状控制、手术、管理随访等。
据了解,近一个月来,中心已服务800名门诊患者,近80名住院患者。接下来,中心还将定期开设认知障碍MDT门诊,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