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单、取货,接着派送,有人说,他们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胃”。下单、收件,送货上门,有人说,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摆渡人”。他们,驰骋过破晓时分的曙光,也见证过深夜寂寥的星河。他们,步履不停地与宁波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托举起你我热腾腾的生活。
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理应受到温暖甬城的“礼遇”。辞旧迎新,冬至暖“新”,由宁波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宁波晚报社区联盟、宁波市志愿服务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暖“新”系列活动来了!为努力实现人生梦想的“小哥们”送上一份冬至的问候,我们将陆续推出暖“新”服务手册,让更多忙碌在街头巷尾的你们感受到来自宁波的暖意。
“寒假马上到了,今年会接孩子来宁波过年,但我日常都在外奔忙,照看孩子确实是个大问题。”12月19日,鄞州区下应街道一家奶茶店门口,39岁的外卖小哥李师傅正在取单。
李师傅是安徽人,来宁波8年。他告诉记者,别人的节假日,却往往是他们较为忙碌的节点,随着寒假的临近,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成为他心头的难题,“如果寒假期间,孩子们既有人管又可以学到知识,那我们外出工作就安心了。”李师傅说。
陪伴每一个在这里奋斗的新就业群体,暖“新”服务手册首波将推出暖“新”托管。这不,宁波各个区(县、市)的社区定向送来500余个假期托管名额,并正式对外发布。
海曙南门街道朝阳社区寒假期间(工作日)会推出音乐、绘画、手工、书法等兴趣课程,社区还将安排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孩子们同时感受传统文化和高科技的魅力。
鄞州多个社区活动也很丰富。首南街道格兰春天社区图书馆,推出若干图书管理员岗位,让孩子沉浸式体验“职等你来”的乐趣;下应街道洋江水岸社区主打“家门口的城市记忆”,要带领孩子参观城市记忆馆,分享家里的故事。
北仑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充分联动社区“合伙人”资源,寒假期间,每天一个主题特色研学体验课程。比如,小树林书屋用国潮绘本讲述年味故事,此外,还有“多边形战士”体适能训练、“金丝古韵”掐丝珐琅制作等课程,也相当有意思。
奉化江口街道三横社区周边企业众多,为了让新就业群体安心工作,他们的寒假课程也很有特色,除了制作窗花、灯笼等手工课之外,还将安排孩子们进企业,体验爸爸妈妈工作的一天。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暖“新”课程里,与非遗相关的也不少。鄞州福明街道福城社区会教孩子们制作非遗竹编,下应街道海创社区要让孩子们当一天“手艺人”,进行非遗纸浆制作体验。慈溪白沙路街道轻纺村、浒山街道鸣山社区分别为孩子们安排了非遗沙画、面人等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感受传统文化。
当然,有趣的暖“新”托管课程可不止这些!为此,我们制作了首批加入暖“新”行动的村社清单,欢迎“新”力量群体就近报名。同时,也欢迎更多有兴趣的社区(村)加盟暖“新”接力,快拨打我们的热线87777777报名吧!记者 吴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