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骨科疾病是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一大“拦路虎”,也让不少家长忧心如焚。小儿骨科疾病涵盖了创伤、畸形、肿瘤、感染、代谢性骨病等各种类别,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邀请的儿童骨科专家葛翼华有着深厚积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为大量患儿手到病除。
7岁女孩全身多发骨折,微创手术解决心头之忧
骨盆、股骨等多处发生骨折,同时伴有肺挫伤、气胸等问题,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多日后情况好转,随后转至普通病房,并接受了骨折手术……7岁小女孩桐桐(化名)近日遭遇了一场车祸,幸好在杭州湾医院骨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她最终化险为夷,目前恢复顺利。
“小女孩被送来时,骨折问题比较棘手,尤其是左侧股骨骨折,移位相当严重。”葛翼华介绍,由于当时桐桐还存在其他更紧急的问题,无法马上接受骨折手术,因此先为她进行了石膏固定。几天后,待桐桐病情稳定,医院为她进行了手术。
在葛翼华的带领下,手术团队通过精细的操作,为桐桐完成了骨折复位,并成功置入专门为儿童开发的弹性髓内钉。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也长舒了一口气。不过,家长仍不禁担心术后孩子能否恢复到正常状态。
葛翼华表示,像桐桐这样的骨折,只要骨折固定够好,愈合效果往往都不错,不会对其日后行走、运动等造成过多的影响。而且相比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手术方式,弹性髓内钉复位内固定这一微创手术的创伤小、出血少,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也会更低。“手术顺利完成后,我们给孩子再打一个石膏,一般三个月就能恢复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骨折的手术治疗在某些方面会比成人骨折更有讲究。“我们有句话——‘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成人骨折的一些手术方式和手术操作并不适用于患儿,比如在为患儿置钉的时候,不仅要选择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器械,操作时还必须避开生长板,以免损伤生长板而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葛翼华说。
1岁宝宝多了根手指
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除了创伤外,葛翼华还很擅长肢体畸形的诊治。近日,1岁的小男孩诺诺(化名)就在其团队的悉心治疗下顺利出院。
诺诺出生时就被发现右手大拇指上多出了一个手指,一年多来,父母带着他去了多家医院就诊,但一直没下定决心给他做手术,因为他们担心:术后孩子的手在外观和功能上会有缺陷。不久前,他们听说杭州湾医院有位上海来的小儿骨科专家坐诊,对先天肢体畸形的治疗很拿手,于是马上带孩子前来求助。
在深入评估了诺诺的病情后,葛翼华带领团队为孩子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尤其对手术切口、功能重建等进行了精心设计。手术最终非常成功!
“多指的手术治疗并不是‘一刀切’,不是多了哪个手指就把哪个手指切掉。”葛翼华介绍,很多患儿的治疗往往都涉及功能重建的问题,“比如,大拇指上多了个手指,其实可能是一个拇指分裂成了两个,把一个切掉后会让拇指少掉一半功能,做某些动作时就会有问题,所以,你把一个切掉后,还要把它的功能移交给剩下那个。”
此外,由于手往往被看作人的“第二张脸”,在社交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在为手部畸形患儿做手术时,还要尽可能帮他们做得美观。“我们在做肢体畸形矫正手术时,通常都会把整形美容的概念融入其中,切口要设计得好,最好藏在皮纹里面,并采用美容缝合的方式来缝合。”葛翼华说,除了兼顾美观和功能,手术还须考虑生长发育因素,做到矫正的同时不影响患儿肢体的生长。
在为儿童青少年患者诊治的过程中,葛翼华团队也非常关注患儿的心理,他表示:“小孩子跟成人不一样,他们会比较害怕医生,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亲和力,要跟他们交朋友,获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后,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诊治。”记者 吴正彬 通讯员 陈思言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