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爱好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上刮起了一阵学习、制作无线电的风,仿佛一夜之间,周围涌现出无数个无线电爱好者。

他们逢人便聊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变压器;他们的房间时不时会发出“滴……”“嘟……”的声响;他们左手一本《无线电》杂志、右手一张《电子报》,一报一刊乃无线电爱好者的标配;走进他们的宿舍,总能看见有个角落堆叠着一大摞电子元器件;凑近他们的衣袖,依稀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松香味——那是焊接印刷电路板时用到的助焊剂。

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员,对奥妙无穷、深不可测的无线电技术爱得如痴如醉。

小时候,我是个不太安分的“捏拆骨头”,好奇心尤其重,特别喜欢“拆家棚”,看见新奇的玩具,总想弄明白其中的奥妙。家里仅有的一台收音机电池用尽了,挖开皮制外套,取一枚一分硬币代替螺丝刀,拧开后盖居中的大螺丝,收音机“肚皮”里的元器件一览无余。电池架周围形形色色的电子元件,眨着俏皮的眼睛,撩拨着我的好奇心。我眼睛碧绿,恨不能立马一个个大卸八块,看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东西,连接起来居然隔着空气能接收到遥远的无线电信号,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读高中时买到一本《怎样制作收音机》的科普书。从矿石收音机,到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原理介绍得清清楚楚,制作流程分解得明明白白,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上手。读罢该书,我不仅眼痒,手更痒,只可惜那时手头没有多少零花钱,加上很多元件本地无法买到,只能作罢。

进厂工作后,随着周遭生活环境的改变,犹如遇到了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助推我迅速加入无线电爱好者的行列。

住我斜对面宿舍的两位同事,一个姓俞一个姓曹,他俩是远近闻名的无线电爱好者。有段时间,俞师傅只要下了班,就呆在宿舍里安装一台多电子管豪华式收音机。大半年过后,终于调试完毕,套上镶嵌金丝绒的华丽的机箱,与大商场里出售的几无二致。俞师傅的婚礼也近了,这台电子管收音机成了新房中最靓丽的电子产品。

我的隔壁住着一位钣金工周师傅,比我大五六岁的样子。几乎每个晚上,他都把自己“焊”在写字台旁的木凳上,双手不停地摆弄一个钻有很多小孔的镀锌铁架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准备为朋友组装电子管收音机。多好的现成学习机会啊!那几日下班后,我悄悄移身周师傅一侧偷师学艺。有回周师傅拉开抽屉找东西,忽然,我瞥见半开的抽屉里有本卷角厉害的《红灯牌711型6灯电子管收音机制作方法》的书,原来它就是周师傅的“师傅”啊!

于是,我开始“巡视”一家家新华书店。老家邱隘镇镇中路的新华书店,没有;市区江东百丈路的鄞县新华书店,也没有;东门口市新华书店,这本书正静静地斜躺于陈列柜一角,像是专门等着我去认领。我如获至宝,回家后赶紧用厚实的年历画纸把书面包起来。

没有亲手安装过一台像样的收音机,算什么无线电爱好者?一次食堂吃饭时碰上仪表组的几个师傅,他们的专业最贴近无线电技术。我聊起我的心愿,他们一致鼓励我尽快动手,既能学到无线电技术,又能为家庭添置一台廉价的时髦家电用品,岂非美事一桩?谢师傅还说,制作过程中要是遇有困难,随时告诉他,一定帮我解决。

年轻人做事风风火火,说干就干!听几个师傅推荐,市区的江北新江桥下面,有家无线电配件商店,能买到这台收音机所有元器件。我的杭州牌自行车变身为采购运输工具,每个星期回家休息途中,路经市区必定要去新江桥弯一下。

将一个个单独的元件,按照线路图要求焊接到底架上的整个过程,也是学习的好机会。每个元件安装前,先得弄懂它的功能——

电阻大多圆滚滚的,调节音量大小的“电位器”实质上也是个电阻,是个可调节的电阻;

电容家族比较庞大,有南瓜子样片状的,有像炮仗似的电解电容,收音机中搜索电台的就是一个特殊的电容:“空气双联可变电容”;

电子管圆滚滚的招人喜欢,当灯丝通上电时,它的光亮并非如白炽灯那般明亮、刺目,而是橘红色的一团,肉眼甚至能辨清灯丝一圈一圈环绕的样子,瞬间让我联想起温暖、祥和、温馨之类的词语……

不到十天,焊接完毕。插上6只电子管时慌兮兮的,心里完全没底。小心翼翼拧开电源开关,“嗒”的一声,没有爆裂声,没有啸叫声,这就算成功了第一步。慢慢地,所有电子管的灯丝一点点亮了起来,橘红色的灯光,穿过透明玻璃外壳,折射出温柔的光泽。我试着调节电台,忽然,一阵噼里啪啦的杂音灌入耳朵,但杂音中似乎能听到轻微的音乐声。尝试用螺丝刀插入两只柱形的中周调节螺丝,旋来转去,旋去旋来,中周上的螺丝都快拧得滑丝了,故障依旧。无奈之下,只得把谢师傅请来,

谢师傅毕竟有经验,听说他为朋友安装过好几台这种电子管收音机。不多一会,他喊了一声:“这里你用了多大的电阻?你再仔细看看线路图,正确的应该是多少?”我将信将疑,因为之前我早已将这套经典的六管电子管收音机线路图背得滚瓜烂熟,安装完毕后,又自检了不知多少遍。“啊,我用的电阻多了一个0,难怪信号无法放大!”我摸着后脑勺羞愧不已。过两天趁休息时赶紧买回电阻,拆下错误的,换上正确的,插上电源,开机后略作调整,收音机毫不费力地接收到强烈而清晰的信号,低频音质柔和浑厚,高频音质坚实清晰,那一刻,在我的印象中,无疑是全世界最美妙的声音!

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以后胆子大了许多。工友们也乐意把有故障的收音机、电视机搬进我的宿舍,让我“免费学技术”。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很多家电的故障点其实并非出在电子线路上。打开电视机后盖,如积满灰尘,用打气筒的气嘴多吹吹,再用长毛软刷子清理一下尘埃,说不定就能恢复如初。如发现线路板周围潮湿,元器件引脚以及印刷电路板有些地方还发铜绿,用电吹风吹一会,说不准毛病也会“不治而愈”。

然而,电子产品毕竟元器件数量众多,焊点繁复,故障五花八门,有的甚至闻所未闻、匪夷所思。有次我与林师傅几个搭伴开发一种新奇的无线电实用产品:它集收音机、喇叭、照明于一体,可以嵌入自行车的手把内。收音机选用一块集成电路的简约式电路,刀刻印刷电路板、钻孔、焊接、调试,没费多少力气就做成了,但喇叭却出了问题。当时为试验方便,买了两节崭新的1号电池作为电源,直接用线路串联,正负极焊接起来。但是喇叭声要么沙哑,要么低沉。起先还以为是电子元件问题,所有有疑点的全都更换掉,测量静态电压电流,一切正常;测量动态时却都不正常。眼看约定的样品机上交时间马上要到了,众人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忽然,不知哪位师傅无聊中用手指把两节电池顶紧,喇叭发出嘹亮的“叭叭”声……原来,毛病出在电池上:其中一节电池底部凹形负极片松动,导致接触不良,带上负荷时,线路电压异常。这种故障着实令人无语,林师傅气得把那节崭新的电池狠狠地砸在水泥地上。

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无线电技术之后,就不再满足于维修那些普通的电子产品。循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有趣、实用的电子“小玩意”还蛮有意思。

用两只可控挂搭配电位器,做成电扇无级调速器,接入到床头小电扇,经多年使用,效果相当满意。用大功率晶体管做成交直流逆变器,家中停电时,拿我残疾车中的电瓶作为直流电源,逆变成220伏交流电源,给电视机提供,不错过每一集电视连续剧。用锋利的刀尖把印刷电路板刻成奇奇怪怪的形状,配以简单的电子元件,做成电视机天线信号增强器,印象中调试了好几台电视机,信号增强效果不甚理想……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无线通讯与遥控技术。曾想过试做遥控无人机,但想归想,实际操作过程困难重重,关键有两点:一是资金,二是买不到关键配件,只能放弃。如果,要是咬咬牙、努努力,坚持研究下去,说不定,现如今方兴未艾的无人机赛场中,也有属于我的一条赛道……

如今,随年龄增大与环境改变,很多爱好已渐渐转移,原先手中磨得光亮的万用表、电烙铁尘封已久。偶尔想起来,还是挺怀念那些日子的。那会儿,心里总是踏实的,眼里始终有光的,那是人生中难得的、少有的最为轻松自在、最具获得感、幸福感的一段美好时光。不禁感慨:拥有一个良好的、益智的兴趣爱好的人,是幸运的。

2024-11-17 □陈云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85184.html 1 3 无线电爱好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