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早上5点多,家住海曙区白云街道白云庄社区的徐奶奶就起床了。简单整理了一下家务,吃了早餐,她打算洗衣服。这个时候,徐奶奶订的《宁波晚报》送到了。“我禁不住报纸的诱惑,放下了刚打湿的衣服,去看报纸了。”这一看就是近两个小时,把当天的《宁波晚报》仔仔细细地看了个遍。
徐奶奶今年已经100岁了,从来没有上过学,那她又是怎么识字看报的呢?
扫盲班里学了3年,
她的命运因此改变
看到徐奶奶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不到她已经百岁高龄了。她行动自如,说话利索,思路清晰,耳聪目明。
徐奶奶出生于1925年11月,原来一直住在江北。小时候,父亲开了一家店,一家人生活幸福快乐。后来,日军侵占宁波,他们家也遭了殃。她10多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为了让一家人都活下去,她被过继给了姨妈。
新中国成立后,她家附近开了一个扫盲班。“我从小就想着要上学学知识,但因为家里困难,一直没能实现。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我就抓住了。”这一学就是3年。3年里,她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下雪,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里。现在,她能毫不费劲地读完一张报纸。
从扫盲班毕业后,徐奶奶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我在一家国营公司拉煤,但识字后,我就能坐在办公室里开票了。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吧!”她还自学了算盘,连算账的工作也能做了。后来,单位开了一家合作商店,有7间店面,徐奶奶被任命为负责人。
徐奶奶还是个热心肠,邻居、同事家里有困难,她会慷慨解囊,和邻居们相处得非常好。住在江北槐树路的40多年里,她的小伙伴们慢慢老去。现在,经常有当年小伙伴的下一代,甚至孙辈从江北、联丰等地来看她,还会带来粽子、月饼、咸蛋,以及自己刚烧好的菜。
其中一名邻居后来搬迁到离徐奶奶家两站路的小区,也会时不时来看望一下她,顺便在附近买菜。前几天,这名邻居又来看她,告诉她以后可能要来得少了。“她的子女让她住到鄞州区云龙镇那边去了。”
订报10多年,每天要花两个小时读报
从10多年前开始,徐奶奶每年都会掏钱订一份《宁波晚报》。在她看来,电视(新闻)不看,报纸也不看的话,人会变傻的。所以,她很感谢当时自己参加的扫盲班,让她能轻松看报。“你知道低碳生活吗?这是我从报纸上看来的,低碳生活就是要我们节约。”
老人现在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5点多起床,干一些家务活。7点多的时候,报纸送到,她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认认真真地看起报纸。从头版到封底,一字不漏地看下来,要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
看完报纸,她就去洗衣服,然后开始烧菜做饭。从30年前开始,徐奶奶就吃素,当天她炒了四个蔬菜——青菜、蒿菜、煎豆腐和炒茭白。这些蔬菜都是女婿、外孙或者结对志愿者帮她买来的,偶尔她也会到社区里的蔬菜店买点。
每天下午,徐奶奶会睡个午觉。晚上她一直到八九点才会睡下。在睡觉前,她会把自己的衣服、裤子缝缝补补。“女婿、外孙给我买的新衣服、新裤子,可以给有需要的人。我这么大年纪了,穿得差一点没关系。”
徐奶奶认为,她的长寿并没有秘诀,但有一条她认为很重要的原则——“做人要对别人好,别人有困难就尽量去帮忙。”几年前,她住过一段时间的敬老院。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说,青海那边发生了雪灾,有人员伤亡,就赶紧委托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帮捐了一个月的养老金——4000多元给当地。
前几天,街道和社区为她的房子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安装了更为明亮的电灯,卫生间安装了扶手和防滑地砖。徐奶奶对此非常满意:“我们老年人实实在在享受政府的福利了!”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王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