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逐渐远离我市。来看看它给我市带来的影响:10月30日20时至11月1日20时,全市平均雨量201毫米,各区(县、市)中,鄞州雨量最大,有242毫米;镇海、余姚、慈溪、宁海等地雨量均超过200毫米;单站雨量最大是鄞州童村站,达到349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慈溪水云浦站,达到46.5毫米。
截至11月1日20时,宁波是全省受“康妮”影响地区中,雨量最大的。所以,忍不住要问一个“为什么?”
秋台风遇上冷空气“战斗力拉满”
“康妮”于10月31日14时登陆台湾岛后,经受中央山脉地形的阻拦“元气大伤”,进入台湾海峡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按理说只够给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沿海带去降雨,可“康妮”偏偏不走寻常路。
相信很多人都被10月31日夜里的强降雨惊扰得一夜都没睡踏实,而且在11月1日白天,强降雨也是丝毫没有要“喘口气”的意思。对此,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段晶晶分析:
一方面,“康妮”作为秋台风,体型庞大,自身携带充足的暖湿水汽,有西南季风和东风急流两支通道源源不断输送水汽;
一方面,“康妮”的移动速度很快,仅用3个小时就穿过中央山脉,5小时就重新入海,不少外围雨带得以绕开中央山脉,直奔浙江沿海;
此外,眼下有低层冷空气沿着长三角不断南下,与“康妮”的外围倒槽雨带结合,再加上冷空气本身比较弱,冷暖气流对峙时间比较长,导致降水增幅明显。
这也正是人们常常“谈秋台风色变”的原因,当秋台风遇上冷空气,往往就是“战斗力拉满”。
对比今年9月影响我市的另外两个秋台风“贝碧嘉”和“普拉桑”,分别以强台风和强热带风暴等级登陆上海和舟山,但由于没有冷空气参与,都是大风影响大于降水影响。
好消息是,到11月1日16时,“康妮”的中心已位于宁波偏东方向约100公里的海面上,并将继续以每小时4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根据《宁波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指决定于11月1日17时将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为Ⅲ级。
值得留意的是,“康妮”走后,冷空气将持续不断影响我市,届时气温将逐步下降,预计11月5日起,我市最低气温将跌至10℃-12℃。
秋台风强度偏强,影响比较大
“康妮”能折腾出如此大的动静,跟它秋台风的身份有关。
每次提到台风,大家总认为它是夏天的“特产”。实际上,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登陆我国的台风最早是在4月,最晚是在12月,其中7月-9月是台风生成个数最多的月份,也是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月份。
气象学上将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秋台风主要有三个特点:强度偏强,像超强台风就多出现在9月;路径一般以西行路径和转向路径为主;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当秋台风与冷空气结合,经常带来较强风雨影响。
今年9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个台风生成,其中4个登陆我国。台风生成(常年8.3个)和登陆个数(常年2.1个)均较常年偏多。造成今年秋台风生成和登陆数偏多的原因包括海温偏高、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热带辐合带活跃等。
由此可见,“康妮”在深秋时节生成,还能达到超强台风级,并影响浙闽地区,并非“无风起浪”。
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至2023年,共有185个秋台风登陆我国,其中,9月最多,为128个;10月次之,有46个;11月紧随其后,也有11个。
自1949年以来,“康妮”并不是最晚登陆我国的台风。2003年,台风“尼伯特”于11月18日登陆海南岛;2004年,台风“南玛都”于12月4日登陆台湾岛,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晚的台风。
1949年以来,尚无台风在11月登陆或擦过福建和浙江沿海。登陆浙江最晚的台风是2007年的“罗莎”,于10月7日以台风级登陆浙江苍南;登陆宁波最晚的台风是2014年的“凤凰”,于9月22日以强热带风暴级登陆象山鹤浦。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