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松弛”了——电商平台不再一味“卷低价”,宁波品牌则不约而同拼起“质价比”。
更注重“长期价值”
“我们改变了往年一味砸资源搞GMV的策略,根据各电商平台的不同节点,安排促销活动、邀请头部大主播带货等,同时更注重线下线上融合转化。”在谈及今年“双11”策略时,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总监白忠鑫称。
对于历经多次“双11”的电商而言,今年的“双11”更像是常态忙碌节奏下的一个小高峰。
“‘双11’带来的流量依旧很大,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借势升级品牌。但对于儿童安全座椅这一品类而言,销售量不是唯一的维度,即时、有效的服务和体验也非常重要。我们借助‘双11’流量拉动增量的同时,也会服务好存量。”白忠鑫告诉记者,今年8月,惠尔顿已进入“双11”备货阶段,即便是面临订单高峰,也可以应对海外订单的正常出货,“‘双11’也是一个晒单高峰,在备货期间,我们对外包装进行了设计感和品牌感方面的提升,增加消费者的开箱体验和分享欲望。同时,严格把控产品品质,加强售后服务链路,保证消费体验。”
“对企业而言,与大促带来的短期效益相比,我们更关注品牌能够在‘双11’历练中得到长期价值和成长。”博洋研究院副院长许淑敏坦言,“随着大促时间不断拉长且日常化,博洋旗下品牌早已开始布局日常生意的增长模型,做好日销大盘。在新打法下,我们目前在传统电商平台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新兴电商平台实现大幅增长。”
拼起了“质价比”
近年来,“质价比”正在成为消费共识。一方面,消费者对“低价”逐渐脱敏;另一方面,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更注重自身需求和商品的品质与服务。
《2023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显示,51%的中国消费者正在减少非必需品支出。
消费者想要“质价比”,宁波企业怎么拼“质价比”?
“在产品品质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面料品质,加强品控。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灵活调整上新策略,比如,旺季增加上新频率,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淡季注重产品优化,为下一波销售高峰做准备。”许淑敏告诉记者。
宁波惠尔顿则严控多渠道的价格统一,避免因价格战而牺牲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作为儿童安全座椅品牌,我们更注重的是提升产品的专业度和品质。同时,通过线下渠道作为有效补充,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和体验,提升与消费者的互动,强化品牌心智。”
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都加强了社交化运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年轻用户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购物体验。这种用户间的自发推广,成为电商平台的重要营销渠道。
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在短视频、直播和社区互动上投入了更多资源,试图在社交场景中制造购物话题。
电商不再“卷价格”
今年“双11”,电商平台也不再一味“卷价格”。
一个明显信号是,向来以“低价”为利器的拼多多,今年“双11”,面向商家缩小了比价范围,取消了“全网最低价”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同款同价”,定向邀请品牌商家不再需要全网比价,只需要在对标店铺范围内完成比价即可。
市场秩序正在重塑,但作为促消费的有效策略,电商平台并未放弃价格竞争。比起往年复杂的优惠方案,今年电商平台普遍化繁为简,砸出真金白银。
淘宝天猫喊出“买贵必赔”的口号,并首次将政府补贴纳入“双11”优惠策略,发放的优惠红包中叠加了各地政府的大额消费券和补贴,包含近300亿元的消费者优惠红包;
京东则推出跨店满减活动,每满300元减50元,优惠封顶40000元。用户可每天领取60元额外补贴,还有满200元减20元补贴券,可与其他促销权益叠加使用等。
无论是电商平台规则还是活动玩法,“双11”似乎都在“进化”。毋庸置疑的是,摒弃一味卷价格后,电商平台开始回归电商本质,注重长期价值,逐渐弱化低价策略,更加重视消费体验。
记者 史娓超 通讯员 付欣然 顾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