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堂·柴隆

天凉好个秋 菱角与鸡头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诗社结束,曹公转笔写袭人托宋嬷嬷给史湘云送东西,只见袭人端来两个小摄丝盒子:

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揭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子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叫送来与姑娘尝尝……”

两样鲜果、一碟糕点,天凉好个秋,红菱、板栗、鸡头,恰是当下的时令风物。红菱熟稔,鸡头是什么?只怕不少宁波人会陌生。

秋风起,江南人长夏期待的莲藕、水芋艿、菱角、芡实扎堆上市。所谓四时有序,八节长青,兼得江南水乡之风物,古早味的菱角与芡实,便是初秋之觉,前文曹公笔下的鸡头是芡实的别名,只是宁波本地极少,苏州一带盛产。

凑巧的是,莲藕、茭白、菱角、水芋艿都是在初秋上市,应时当令,正赶上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好日子。打有记忆开始,差不多每年家庭聚餐,都少不了这几样时鲜,所以对它们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一片池塘丢下一两株菱角,密密麻麻的绿色小碎叶很快就能铺满水面,长势太旺的话会挤作一团,菱角是水生植物,叶为三角形,叶柄是一个气囊,浮在水面上,开白色的小花,果实为黑绿色硬壳包着白白的菱形果肉。

菱角的外壳极像张开翅膀的蝙蝠,小贩所售的菱角有生熟之分、老嫩之别。

儿时,依稀记得小贩用鲜荷叶按量包好,按包论价,菱角外壳硬,不易剥开,小贩特备一把小剪刀,将两头的尖角剪去,再从菱角的立面铡开,便可消受。

菱角有红皮与绿皮之分,煮熟之后皆变黑色,红菱味道似乎更鲜嫩些。常见的菱还有无角、两角和四角之分,四角的吃起来容易扎破嘴皮,要格外小心。

嫩的菱角生吃鲜脆,味甜,味道很像荸荠的清脆,老菱角煮熟后,粉糯可口。菱角还可以用来做菜,剥出来与半瘦半肥的猪肉同烧,火候到家它自美。

鸡头米也好,芡实也好,到底是生僻些,除了少数水系发达的苏杭,人们都未必听说过。不少人将它与莲子混淆。为啥称芡实为鸡头呢?只怪它的形状生得奇特。

芡实是一种睡莲的种仁,睡莲的叶子像起了鸡皮疙瘩的莲叶,它的果实像石榴一样,外壳包裹着内部一颗颗种子,整体造型乍一看像一只鸡的脑袋,所以又将芡实称为“鸡头米”。

椭圆的刺包成熟后,包内的果实叫“芡食”。它是一粒粒黄色的小圆珠,剥皮后就是芡实,可制成淀粉,也叫“粉芡”。

烹饪中的“勾芡”就是指芡实,如今的淀粉是用土豆、白薯、玉米等制成。我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芡实这个学名。

芡实的高级食法,可以磨碎了用来做糕点或熬粥,听上去很好,却是很复杂的吃法。

民间百姓人家省去了研磨的步骤,直接将剥好的鸡头米下入滚烫的开水中,加入藕粉勾芡,起锅后放入适量桂花糖或桂花酿,就是一道极为美味的江南甜品。

芡实的口感很Q弹,颇有嚼劲,如今芡实摇身一变成了高档土特产,价格一路上涨,很多人已经不舍得吃,只买来当礼品送亲友。倘若去江南古镇游玩,芡实糕的招牌寻常可见,糕点中到底含有多少芡实,只有店家心知肚明。

苏轼在《南歌子·古岸开青葑》里的词句:“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秋日菱角与芡实更和春笋、夏藕、冬酿一样,总让人想起那优哉游哉的江南水巷中的季节更迭与四时交替。

2024-10-16 红人堂·柴隆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9241.html 1 3 天凉好个秋 菱角与鸡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