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摆渡人” 竹根在他的刻刀下涅槃重生

朱利勇竹根雕作品《松下三友》

青山竹木文化馆,朱利勇创作中。

原料散落满地,竹根雕作品随处可见。朱利勇坐在小竹椅上,双腿夹着一截原料,手握工具,专心凿刻。那全神贯注的样子,让人觉得那并不是粗糙的竹根,而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体……

在江北区外滩街道新马路文化街区内的青山竹木文化馆,沿街的小房间是朱利勇的创作室,透过小窗望进去,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朱利勇,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竹根雕非遗传承人,是中国民间竹根雕行业“领军人”之一。

手艺“摆渡人”,经历起伏却一直坚持

从一根竹子倒地,结束一段生命,到在刻刀下涅槃重生,朱利勇就是这样的手艺“摆渡人”。

小时候,喜欢绘画的朱利勇常用灶头烧剩的木炭临摹旧画。因为有这份画画的底子,1981年,17岁的他当了一名木雕学徒。

朱利勇上手很快。两年学徒期结束后,1983年他正式出师,开始用自己的手艺挣钱。因为手艺精湛,在当地逐渐崭露头角,成了有名的雕刻师傅。同时,掌握了木雕技艺后,朱利勇开始转向竹根雕创作。

上世纪80年代起,象山竹根雕产品走出国门,象山也因此成为国内最大的竹根雕生产区域之一。朱利勇说,像他这样的手艺人遇到了好时候,“我比较勤快,每天能做12个小时,一个月差不多能赚500元。鼎盛时期,象山从事竹根雕的有四五百人,竹根雕工艺美术厂达到30多家。”朱利勇也在这个时期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9年,朱利勇创办了象山西湖港雕刻厂,既当老板又当员工。但当时的市场并不稳定,同行间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不少竹根雕企业陆续倒闭或转产,朱利勇也没能躲过。1994年,因经营不善,他关闭了厂房,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沉寂半年后,1995年,朱利勇加入了德和根艺美术馆。他一边沉下心搞生产,一边思考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在他看来,竹不单单是他用以创作的材料,更代表一种品质,生而有节、宁折不弯。1998年,朱利勇重新注册了工作室,又开始带徒弟。虽然当时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少,但他仍然选择了坚持。

如今回头看这段经历,朱利勇觉得尤为珍贵,“大规模量上的生产,最终引起质变,为我后来能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奠定了基础。”

妻子眼中的根雕大师,是“神经质”的

一件竹根雕作品,从选材、设计到制作成品,历经数十道工序,仅一刀一竹陪伴。创作过程中的寂寞,鲜为人知。

朱利勇说,做好一件根雕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表情、眼神、形态的刻画反映人物性格,赋予作品灵魂,“比如一件作品,你能透过这个人物的眼神、形态,感应到远处有人正徒步而来,清风拂面,无声胜有声。这是竹根雕的最高境界。”

为了获得生活体验,创作出好的作品,朱利勇几乎到了“疯狂”的状态,不仅研究各种人物的神态,为了捕捉失去亲人的人们面部的表情,他甚至去了殡仪馆。在创作中,他同样呈现“痴迷”的状态,“六亲不认”是常事,创作过程中他不允许被任何人打扰。零下2℃的半夜,突然来了灵感,下一秒他会出现在工作室,把脑海中的想象付诸实践。也因此,在妻子的描述中,朱利勇是“神经质”的。

就是在日复一日的观察和雕刻中,朱利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品风格。

在一组反映辛亥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的竹根雕作品中,晚清一品大员眉头紧锁;看到留洋归国的儿子,地主撑起腰神气十足;帮会头目正琢磨着如何发财;小混混趁机想捞些油水。以卡通艺术手法,利用极有限的竹根原料,朱利勇巧妙刻画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磨剪子》中,走街串巷的民间磨剪人,单手架着一条板凳,搭着毛巾,歪着脑袋,大声吆喝着。这是朱利勇专门到小巷蹲点,亲眼观察、反复构思后创作的作品。

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朱利勇留下不少经典作品,也获得了不少有分量的奖项。如《鼓乐小虎队》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引福归堂》获中国第三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二泉映月》获中国第十一届根艺石艺精品展(刘开渠根艺奖)金奖,《悠悠茶韵》获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儿子接过他的“旗帜”,说是使命和责任

朱利勇的儿子朱峰从大学开始学习雕刻,在朱峰眼里,父亲的手艺必须在他手中传承下去,“传承,传的是技艺,承的是使命和责任。”朱峰沿着父亲的足迹一步步学习,进入大学后,正逢网络时代风起云涌,让传统手艺人有点跟不上,朱峰也帮着父亲在网上吆喝生意。贴吧、淘宝、微信,但凡可以运用到的网络资源,他都用了,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天南地北的竹根雕爱好者通过网络聚集到一起,不仅交流市场情况,也会分享竹根雕创作。”朱峰想着,未来更多地借助网络,去普及竹根雕这门艺术,让更多年轻人知晓。

时常,在青山竹木文化馆,朱利勇就坐在沿路边的窗口,开始他的工作。灯光下,簌簌落下的竹片碎屑,是时间流转的见证,也是手艺人的独白。目前,青山竹木文化馆正在展出朱利勇的100多件竹根雕作品。“文化馆免费开放,欢迎大家来了解竹根雕,将这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他说。

作为结对江北区外滩街道新马社区的文化特派员,朱峰最近也很忙,他时不时往社区里“扎”。围绕新马路文化街区的厚重记忆,依托他自身的竹根雕技艺专长,朱峰的想法是将两者更好地融合起来,“比如创作一些与外滩文化相关的竹根雕,以此推动新马路文化街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每有闲暇,朱峰就会看书、琢磨雕刻。他认为,父亲经过了40年的沉淀,才能游刃于竹根间,“而对我来说,还只是开始!”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柳夏薇 文/摄

2024-09-10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4333.html 1 3 手艺“摆渡人” 竹根在他的刻刀下涅槃重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