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花Young宁波少年·文脉赓续

文艺少年:

为梦想,千千万万遍

虞景雯在练习书法。受访者供图

吕珂瑶饰演的贾宝玉亮相今年北京卫视六一汇演。、受访者供图

吴诺一在练唱。记者 杨辉/摄

器乐、舞蹈、书法、美术,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充斥着我们的童年。但走艺术这条路注定是残酷的,最后成名成家,站在台中间的永远只是少数中的少数。

如此,便不努力了吗?

一个又一个宁波少年冒出头来,勇敢说不。夏练三伏。他们在排练厅里挥汗如雨,将同一个动作重复一遍又一遍;他们在书桌前屏气凝神,只为写出更好的书法线条……

他们中间有获省“小金桂”金花称号的越剧“小戏骨”吕珂瑶,有12岁即举办书法个展的虞景雯,也有杂学旁收有志于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的吴诺一。

聚光灯下的他们身影小小,却已多次在大型舞台亮相,绽放自己的艺术才华。

追光而来,逐梦而去,宁波这个人才辈出的灵秀之地,从来不缺追梦人。

重复,只为了更好

宁波,自古以来便是“戏码头”。这里的人爱戏懂戏,灵山秀水孕育迤逦之音。

出生在鄞江镇的吕珂瑶,从小在外婆用越剧哼唱的摇篮曲中长大,水袖、胭脂,珠环翠绕的头面、咿咿呀呀的旋律构成她童年记忆的一大部分。

酷爱越剧的外婆时常在乡间戏台帮忙,她也便跟着唱。她总是能精准地踩上锣鼓点,偶尔哼出的几句也是韵味十足。

家人敏感于她的天赋,在她的央求下,给她在宁歌艺术培训学校报了名。从鄞江镇到宁波市区,每次学戏来回要2个小时。吕珂瑶从不嫌累:“我觉得很快乐。”

同一批学员里,她的眼神最“亮”。一穿上高靴,换上水衣,她就有用不完的劲。唱腔课、身训课、剧目课,学戏讲究“练功”,喊嗓、掰腿、跑圆场,哪一项都不轻松。今年9岁的她在练功毯上一遍遍重复,错了,再来,不到位,再来。扬鞭立马的“小陆文龙”找到了她的战场。

虞景雯的“战场”则在书桌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习字至今,虞景雯已坚持了7年。在师从宁波书法名家胡朝霞的少年中,她是极出色的一个。用胡朝霞的话说:“景雯的字古朴、苍茫、厚重,有金石味。”

而这背后,离不开她日复一日的勤练。从汉隶入门的《乙瑛碑》,到《西狭颂》《石门颂》等汉隶名品,再到临写吴昌硕的篆书、颜真卿的楷书,虞景雯并不贪多,也不求快,而是按照习字的规律,一点点为自己的线条谋求“质感”。

梅花香自苦寒来,时光不负有心人。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他们用天赋、耐心与汗水,向更高的境界探寻。

传承,源流清晰

人文荟萃的宁波,并不缺少文艺名家。无论戏曲、演艺还是书法领域,都有从地方走出的名家,在行业里各领风骚。

就戏曲而言,“宁波小百花”在上世纪90年代曾创造辉煌。吕珂瑶的指导老师裴云雁就经历过那个时代,大江南北,“宁波小百花”到哪里,观众就追到哪里。青春靓丽、行当齐全、百花齐放,是“宁波小百花”的标签。

而当投身教育,多位从剧团退下来的初代演员,找到了第二次艺术生命。他们手把手地将一身技艺教给孩子们,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裴云雁感慨,这几年因为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冷门的戏曲一下子成了“香饽饽”。高校戏曲社团越来越多。随着陈丽君的走红,更多年轻人认识到戏曲的美,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来学戏。

“建校”9年,宁歌艺术培训学校培养了上千名学员,成为全省少儿越剧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生力军。连续5年,都有学生斩获全国少儿戏曲最高奖“小梅花”,累计夺得“小梅花”14朵。“今年暑假,杭州、河北的孩子都慕名来宁波学戏。”裴云雁说。

虞景雯则是宁波“一人一艺”惠民艺术普及工程的受益者。这项持续多年的宁波全民艺术普及工程,让很多热爱艺术的人拥有了追寻梦想的机会。

在推动书法艺术走向大众,培养书法艺术新星方面,教虞景雯的胡朝霞是一个典型代表,十余年前,她就牵头组建群星书法艺术沙龙,8年前她又承担起“一人一艺”全民书法普及与传承的责任,是推广人之一。

金石书画领域,宁波自古是浙东书风传承的高地。昔有沙孟海、马衡、赵叔孺、朱复戡、高振霄、高式熊等前辈高人,今有陈振濂、童衍方等活跃在一线的宁波文艺大师,他们常常来甬授课,薪火相传,文脉赓续。

胡朝霞的笔墨雄浑有大气象,书法篆刻作品多次获中国书协、浙江省文旅厅、浙江省书协等主办展览的最高奖。教学时,她讲究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入门练的字帖都不同,有的先学隶书,有的先学楷书,有的讲线条,有的讲结构。

书艺的传承,对她来说既是使命,也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幸运。

为梦想,永不止息

8月14日晚,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展演——2024年“全民美育”青少年综合展演展示活动在宁波举行。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签署了“青少年美育之都”共建备忘录。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从2016年起宁波在国内率先实施的“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累计已举办活动2.1万余场,服务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类人群900多万人次,被文旅部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宁波也由此成为全民美育普及的典范之城。

今年13岁的吴诺一便在此氛围下长大,各种艺术类课程的层出不穷导致他学得有点“杂”。

他身材比例不错,从小练古典舞,去年他参演了一个根据北仑非遗项目造趺创作的舞蹈《马嘟嘟》,在浙江省第三十三届群众舞蹈大赛中获赛事银奖;他也练合唱,在海曙区学生合唱团度过6年,在2023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中获得金奖;2022年以来,他因为看了宁波本土伶Remix国风乐团的演出,又爱上了唢呐,开始学习这项“冷门”乐器。

妈妈吴佳为他着急,好像什么都喜欢,反而容易“迷路”。不过最近有一个“大计划”正在吴诺一脑海中成型,他想考“音乐剧系”。

得益于这几年音乐剧在国内的走红,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宁波也有了相对应的培训班,视唱练耳、声乐、形体、台词相对应地教学。这是一个需要全能的专业,要能唱、能跳、能演。每次上完课,吴诺一都觉得离梦想的舞台更近了一步。

将爱好变为职业,或领略文化艺术更广袤深邃的部分,摆在少年们面前的仍是漫漫征途。

青春拥有无限可能,属于他们的未来也才刚刚开始。毋庸置疑的是,来自文化艺术的给养将长久滋养他们的心灵,慰藉其困苦,鼓励其自信。而这也是文艺少年们幸而拥有的最大财富。

记者 顾嘉懿

2024-08-26 文艺少年: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1424.html 1 3 为梦想,千千万万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