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右史”: 晚清宁波的市井烟火

哥伯播义。

街头卖花郎。

女牙医“捉牙虫”。

收字纸。

市场上卖鸡鹅鸭。

卖馄饨,有两个灯笼可能是出夜摊。

卖石花。

卖豆浆。

卖汤圆。

石匠。

铜匠。

鞋匠。

成衣裁缝。

《年轻的中国》插图“踢燕子”右上角有画家落款,从而知道他的姓名。

160多年前,宁波街头活跃着哪些小贩?牙医、糖贩、挑酒夫、卖灯笼的,还有花匠、石匠、理头师、挑水工分别是怎么工作的?

1860年,在伦敦出版的英文著作《Pictures of the Chinese,drawn by themselves》(直译:中国人自画像),便是这样一本介绍晚清中国“三百六十行”的书。

作者哥伯播义Robert Henry Cobbold从在宁波、浙江的生活经历与所见出发,描写晚清浙东地区的市井百态。每介绍一个行当之前,都以一张宁波画家的速写为引,以画引文、以文释画,图文并茂,承续了中国“左图右史”的叙事传统。

该书也是少见的由西方人士写作,介绍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人文风俗画册,文字风趣,形象生动,充满市井烟火气。

2017年,宁波市第三中学英语教师刘犇将该书译成中文《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收入学林出版社“欧美汉学丛书·史地风俗系列”。

女牙医和字纸篓

《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一书的作者哥伯播义是英国圣公会传教士,1846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彼得豪斯学院。

他于1848年来华并在当年5月13日抵达宁波。1851年9月返回英国述职,1853年1月携夫人重返宁波,直到1857年3月返英,两次一共在宁波生活了8年,其间也曾往浙江各地旅行。

《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一书素材便是在此期间积累。全书一共30章,每章介绍一个行业,从内容看,涉及婚丧嫁娶、年俗节庆、饮食服饰、工匠艺人、巫医术士、算命卜卦各行各业。

比如第1章“江湖女牙医”介绍了宁波地区女游医给人“捉牙虫”的详细过程。“阿婆箝牌捉牙虫”是宁波老话童谣中的一句,当时生活在宁波的西方人对这种神秘的医术有浓厚的兴趣并将信将疑,哥伯播义决定亲身体验,用生动的细节捕捉了整个过程……

“我们的版画就是这类女牙医的真实写照:她们为人熟知的是她们的长柄雨伞、整洁的头巾和小脚,还有那一旦遭到粗鲁攻击便随时准备应战的顽强性格。”哥伯播义描述。

还有一张画“收字纸”也常被引用。中国古代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写剩的纸张需投入字纸炉焚烧。今天的宁波天童寺门口仍保留了一个惜字炉,上有楹联“敬惜字纸福德无量,爱护文宝世代流芳”。

“每个读书人都会在书房里放一个废纸篓。这幅图中,站在门口的这个男人手上所拿着的正是这个废纸篓。”哥伯播义描述插图说,“当那个背着大筐的男人大喊‘敬惜字纸’时,读书人会亲自或让仆人去门口,把纸篓里的所有纸张倒到那个又轻又大的柳条筐里。”图中的柳条筐上写着“永敬社”,上插小旗写着“广文会敬惜字纸”。

哥伯播义还提到,“在宁波这样一个距离大海仅十五英里的城市,我听说读书人会将纸灰交给可信的仆人,他会带着纸灰顺流而下,直至河口,然后将它投入退潮的海水中。灰烬与大海融为一体,也就有效地确保文字不会遭受任何形式的亵渎”,是宁波文人处理字纸一种特殊的做法。

路边摊和菜市场

人间烟火哪里寻?还看路边小吃摊和菜市场。

《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的第28章,聚焦了小吃摊。该章节一共用了4幅画面,分别是“卖馄饨”“卖石花”“买豆浆”和“卖汤圆”。哥伯播义形容,“在精准度上,照片都很难超越这些图画。

“如图所示的小摊,往往是由摊主背在背上,然后在某个比较合适的街角安顿下来。小摊会待在那儿,直到所有食物都卖完……据我偶尔的观察,我认为这个小摊里诱惑我们味觉的主要食物是一种非常小的用米粉做成的汤圆,里面包裹着甜甜的馅,在甜汤里炖着……从这个便携式的小吃摊上挂着的两个纸灯笼,我们可以得知摊主准备为夜里的客人开设‘餐馆’。”

文字中,可以感觉哥伯播义其实并不能精准分辨四个小摊之间的不同,但从头到尾,他都对中国的美食不吝赞词——“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生产出如此多样的便宜又美味的食物;能和中国人较量厨艺的国家就更少了。虽然中国富人家的餐桌上没有牛羊肉,但是在菜式种类上,英国任何贵族家的餐桌都很难超越他们。”

在第29章,哥伯播义还详细描述了宁波集市上的“菜市场”。

“市场上提供很多种商品。这里有像蛇一样的鳗鱼,它们在大盆里扭动身体,相互缠绕;那里一桶桶去壳的牡蛎刚刚由强壮的苦力们从二十英里远的地方背来;这里有大小不一的螃蟹,其中的棕色小螃蟹在一年中的两个月里都被拿来活着生吃,只要蘸点醋汁就可入口;或者如果你更喜欢吃大螃蟹,有一种被浸泡在盐水里的,这种螃蟹就像美国的牛肉火腿一样,把它煮熟就糟蹋它了。”后者显然指的是宁波的红膏炝蟹。

在市场上,哥伯播义还发现了海参、青蛙、甲鱼,以及鸟蛤、玉黍螺、贻贝等等“其它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贝类”。

“所有那些或鲜活、或裹在冰块里、或用盐水保存的鱼,有大有小,有好有坏,可以满足所有顾客的喜好。墨鱼在自己的黑水里游来游去,诱惑着那些中等收入的人,他们买不起比这更贵的美味。比这更便宜的有不同种类的棕色或绿色海带,或是晒干、腌制过的小虾,它们是村民们搭配米饭的廉价调味小菜。各种各样的蔬菜在那边,有甘薯、山药、芋头、白萝卜、胡萝卜、大豆、豌豆、卷心菜、甜瓜和黄瓜等,随季节而变化。”

种类与今天相比也差不太多。

宁波的“工匠精神”

哥伯播义还对许多工匠有着细致的观察,比如针匠、花匠、石匠、剃头匠、裁缝、鞋匠、铜匠等。

其中“石匠”一章,他回忆了曾经两次从宁波去余姚大隐采石场的经历。“居住在宁波城的外国人,对大隐采石场的景象都非常感兴趣。这些采石场位于宁波城北约15英里处,可以乘船直达,亦可水陆兼程。不过后者似乎会让旅程更加有趣些。

“山脚下,就在这条通往石块开采地的崎岖石径之前的空地上,堆积着大量的石块。这些石块是被人用坚固实用的手推车或者肩扛扁担运下来的,放在此处等待出售。甬江的一条支流恰好经过这里,为运输提供了便利。

“我们的版画中右手边那个人正在用一把锋利的凿子削除石头上面粗糙的地方。另外两人由于找不到更合适的座位,只好各自坐在自己的工具箱上,每人手上都握着一把厚重的铁锤,锤子的手柄则是用一块非常粗糙的、带有韧性的木头做成。

“那两个忙于磨平石面的工匠之所以把辫子盘到头顶,是为了避免辫子受损,也防止干活时产生的灰尘弄脏头发。另一个更普通的石匠,将头发扎起来盘了两个发髻,然后用一支光滑的竹管将其固定……”

在介绍这些石料的去处时,哥伯播义说除了“做成精美的石柱”“给去世的达官贵人修建坟墓和纪念碑”,铺设庭院或雕刻成牌坊,有些石料还会被加工成石狮,运往暹罗。他对于中国石匠的手艺颇为赞赏,表示“这些人绝不缺乏才华,我们必须说中国石匠不输于这个国家的任何人,他们在工匠当中堪称一流”。

而除了观察市井人情,在宁波期间,哥伯播义还曾和丁韪良、禄赐悦理、岳腓烈等同时在甬的其他外国人士,一起制定过一套用罗马字母拼写宁波话的方案,并用这种表音方式编写了地理、地图、算术各种通俗小册子,以便与宁波人交流,间接影响后来的汉语拼音方案。

他也曾在宁波贯桥头(今解放北路)寓所创办寄宿制学校,后发展成“义塾”,也即后来宁波三一书院(宁波市第三中学前身)的雏形。

《Pictures of the Chinese》一书应当完成在他离开宁波回到英国之后。他拿着从中国带回的数十张木版画,开始了他对中国生活的回忆。

1860年最早出版该书的伦敦约翰·默里John Murray出版社,是英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出版商,经手过简·奥斯汀、柯南·道尔、拜伦、歌德、达尔文等诸多名家著作。选中哥伯播义的书稿并为其配图出版,也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所在。记者 顾嘉懿

■新闻多一点

画家是谁?

据宁波文史研究者水银告知,为《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作画的画家姓名,慕雅德在1878年版的《圣公会浙江传教记事》一书中曾经透露过,他就是“戴马太Matthew Tai”。

原文大意为:“戴马太是一位年约45岁的宁波艺术家。应朋友Sing Engteh的要求,他画了关于中国行业和职业的巧妙素描,后来由哥伯播义在他的《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中出版……”

很巧合的是,为慕雅德《年轻的中国》(Young China,1908年出版)一书画插图的也是这位“戴马太”。根据他在插图上的落款,可知他也叫戴恩泉,别号痴道人,“马太”应是他的教名,作画时75岁。

慕雅德在《年轻的中国》文末介绍这位艺术家说,他生前在茶馆里演奏琵琶为生,给人作画赚点小钱,在76岁时去世。

综合各种材料,可推知戴恩泉出生于1830年前后,是一位正史不载的宁波民间艺术家。

2024-08-26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1418.html 1 3 “左图右史”: 晚清宁波的市井烟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