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研发的空调型号 竟已批量销售?

一条造假产业链被成功铲除

尚在研发的空调型号竟已批量销售?注册商标授权究竟是真是假?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空调制假售假的假冒注册商标案提起公诉。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3年10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与同案犯连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70万元。

至此,一条空调造假产业链被成功铲除。

尚在研发的空调,广告却铺天盖地

2022年初,宁波市鄞州区一家知名品牌企业发现,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存在着大量宣传销售该企业品牌驻车空调的广告,然而奇怪的是,该企业同型号产品尚处在研发阶段,还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走访调查后,该企业发现涉案空调涉嫌假冒其注册商标的商品,在浙江生产后销往省外,已形成生产、运输、销售的上下游产业链,严重侵害了企业知识产权,遂报案。

经查,权利人系国内空调生产龙头企业。王某某因其品牌效应,动起了“蹭热度”造假的“歪脑筋”。2022年3月,王某某找到该空调企业一名经销商黎某某的联系方式。黎某某曾就职于佛山某电气公司,其公司经销的正是该空调企业的小家电。

起初,黎某某告知王某某其仅销售该知名品牌小家电,经营范围不包含空调类产品,也没有该品牌在驻车空调范围的授权,但在王某某“高分红”的诱惑下,黎某某最终妥协。

随后,黎某某伪造了该知名品牌佛山分公司的假公章,并假借该公司名义向王某某出具了商标使用授权协议。

借虚假“授权”之名制假售假

拿到授权之后,王某某“如鱼得水”。

在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之间,王某某奔走联系生产商,使用黎某某提供的伪造的某知名品牌商标使用授权协议、授权书等材料为自己“背书”,先后搭线多家生产商。其间,当生产商就王某某提供的授权材料提出疑问,要求出示注册商标权利人给生产商的授权许可时,王某某顾左右而言他。

惨淡的生意、生存的困境,让生产商即使心存疑虑,仍产生了动摇,最终参与到了王某某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的驻车空调的产业链中,3家生产商共计生产1600余台驻车空调,价值280余万元。后王某某成功将该批假冒注册商标的驻车空调销售给多名经销商。

这样一条制假售假的产业链,使得参与其中的不法分子们“收获颇丰”,一张假合同就让黎某某获利14余万元,生产商的获利也从1万元到9万余元不等。2023年5月,王某某等人陆续被公安机关抓获,同年9月,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鄞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突围“零口供”困局

“我也是被黎某某骗的!我以为他是真的有授权!网上他的公司也能搜得到的!”到案后,王某某拒不认罪,案件办理陷入“零口供”的僵局。

那么,王某某究竟是真糊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网上能搜到”又是怎么搜的?

对此,承办检察官对辩护人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和演示搜索,通过聊天记录、天眼查查询记录、浏览器搜索记录等电子数据进行补充侦查。“王某某辩解因未注册无法查看‘天眼查’上企业具体信息,所以没有继续查证知名品牌佛山分公司注册情况,这与实际查询步骤不符,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未注册用户也可查看。”相关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他们根据王某某所称的关键词进行网页搜索,所获内容也和黎某某所提供材料不吻合,“王某某的相关从业经历证明其熟知商标授权流程,但其与黎某某合作洽谈过程中却不核查佛山分公司是否存在黎某某身份情况,也未索要宁波总部的授权文件,种种现象直指王某某对黎某某的授权材料缺乏信任基础,其主观上明知黎某某提供的系虚假授权材料。”

证据闭环重锤敲定案件真相

环环相扣的证据闭环,重锤敲定了案件的真相。

2023年12月30日,鄞州区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将王某某提起公诉,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3年10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与同案犯连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70万元。

检察机关主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根据行为人涉案具体情节,分层处理。对主观恶性较大、犯罪情节较重、犯罪数额较大的王某某、黎某某依法提起公诉并建议适用实刑;对犯罪情节相对较轻、积极退赃退赔、消除不良影响,并取得权利人谅解的生产商方某某等三人建议适用缓刑;对主观恶性不明显,仅参与公司生产销售的部分厂商工作人员作撤案处理。

记者 袁先鸣 通讯员 唐佳辰 张文婕

2024-08-20 一条造假产业链被成功铲除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170225.html 1 3 尚在研发的空调型号 竟已批量销售? /enpproperty-->